第309章 A轮融资-《冷链二十年》
第(1/3)页
第309章 a轮融资
在胡殊同做自身估值的同时,资方也开始着手,请了专业的评测机构,就同兴的计划书并参照模型,进行投资方的估值。
既然是估值,那就不存在精确一说,冷链行业的中大型企业估值,基本都以亿为单位,少则几亿、多则上百亿,而且国内已有千亿级别的大园区。
对初创企业来说,估值估的其实是“前景值”,是把前景值转化为企业的内在价值,结合大的市场环境与既有同类型企业最近的价值估算。当然一切的前提都是同兴方案中的各类数据、技术与自身调研的配送市场前景、市场规模、细分市场增长预测等等。
再往深究,则是以胡殊同为代表的同兴人力资源,这一点也是重大考量,同兴之前的成绩不在融资范畴,但足以作为参考。
还有一点是人人都看在眼里的,冷链的政策环境还在不断改善,冷链基建规模不断创新高,向西部的引导、对西部的重视更是来到了新的层面。行业整体在加快转型,集约型、环保型有核心竞争力的冷链企业,此时说一句如虎添翼也不为过。
因为近年来市场的淘汰率也在提升,外包层次低、同质化竞争严重以及因为急近而导致的冷库安全事故,让很多企业无法撑持现状。一头沉便有一头浮,对于技术装备更强、管理更先进、人才更突出的企业来说,抢新局面下的市场空间,正是良机。
关文涛拉来了两家伙伴基金,分别是橡树基金和云潮基金。
但在第一轮的磋商中,双方估值的差距达到惊人的15亿,资方对同兴配送的估值是14亿,而胡殊同的估值是29亿。对常人而言,这些都是天文数字,但对一家企业来说这个数字毫无波澜。早在十年前,国内十倍于此的估值就能数出一大把,一些企业十年价值翻500倍,如今是恐怖的万亿规模。
要知道这不是流水业务的数据,而是聚合了企业的全部价值,本质上这就是同兴配送这个品牌向资方的“报价”。而且估值只是大池子,等到了股权分配,还要一削再削。
如果是14亿的估值,假设同兴配送出让20%的股权,本轮融资拿到的将是不到3亿资金。这笔钱如果用于同兴园区的增效,俨然是巨大的助力,但对一个配送品牌的创立来说落差很大。别的不说,只方案里的微仓建设就是重磅的投入。
这远远不合胡殊同的预期,如果是3亿资金,以同兴二期和云城二期当下的资质,进行抵押贷款就可以办得到,如此还不存在股权分红、业务干预,何必把资方牵扯进来。
人们都在等待着关文涛的发言,然而他却整场都在旁听,首轮磋商就这样黯然收场。
资方对此俨然不满,一个没有更高集团背景的初创品牌,不管你是做冷链还是做芯片,不管有多大的前途,搞出来15亿的估值差距,实在是离谱了些。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掂量着关文涛的态度,这个风投老手,很少这般缄默不语。此间无非两个角度,是对方出得太高,还是己方压得太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