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重新看城市-《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奇妙的思维,寻常来想指哪打哪才是最快, 但在杨成海这里, 那只会突出一个杂乱无章。这不是点对点的输送, 而是长期的配送运营, 根据路线的“自动分拨”,维持大网络的恒定,无疑更成体系更有效率。
“以上这些的库与路,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企业生成一个电子配送平台,我知道同兴有自己的电子跟踪体系,但打造这个配送平台仍然很有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做给上游企业主们看的,我们需要提供一些更专业性的东西来彰显同兴的配送造诣。自己再踏实,也不如在他们那里实现随时跟进。”
一席间的句句话让人不难听出,杨成海是个异常活泛的人。他一面讲着微仓配送专业性的东西,一面也传达给众人,做配送生意就像一个人做事一样,有的时候要坐得住等得起,有的时候要亮脑门会贴金。要知道,我们不只是为了让企业主打个满分,拍拍肩膀信赖有加,还得要撬动金桶流到自家的账上。
杨成海感受到了气氛的变化,想动这些人的心念,外功俨然不太好使,但换个角度说,这反而让人更有所安。他的准备还不止这些,趁着人们思考之际,他又开了口——
“同兴的产品检测体系是有权威的,做了这么多年的菜篮子,从同兴走出的都是放心肉、放心菜。那么同兴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段代企业做检,企业还能在广告上打出他们未必真正熟悉的检测标签与说辞,这些东西一点都不虚,反而会成为同兴配送谈价格的筹码,我们可以为他们做品控。”
“在配送技术上,冰冷技术保温箱、多温区保温箱正在被一些配送方使用,并作为打动客户的卖点。同兴的研发中心可以对此量身定制,甚至可以领先他们一大截,我就不赘述了。”
同样还是安静,但与之前迥然不同,这一切从未如此系统夯夯走进同兴人的视野。生鲜配送这个大蓝海人尽皆知,但就像当龙虾烤串来到眼前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其实很饿。
恍然间人们发觉,这远远不止杨成海这个人的事,甚至不止生鲜配送这件事,它关乎整个同兴的下一步。
不夸张地说,这是可以和同兴二期、云城二期相提并论的同兴大事件!
第三方物流的单独运营,将打破同兴多年以来的格局,不仅意味着运力的统筹,还涉及到一个全新板块强大话事的出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