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新的花火-《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一旁的柳知英扶了扶眼镜若有所思,只从这里说这个方案俨然是过不了的,但杨成海这番话却给了他一个莫大的提点,他正思忖的时候,恍如己出的话突然来到耳畔!
“对同兴来说,微仓的功能不只是为生鲜企业做配送,它足以变成第三方大物流的前端站。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同兴和肉品企业合作,输送终端是各大超市或连锁餐饮,有了微仓就可以实现货品的先期储藏,在合作方派出单子的时候,就近为各大终端提供产品输送。”
此言一出,便是新的局面了!
回到杨成海与胡殊同那次见面所聊的内容,微仓其实是细分的执行层面,他的本意是彻底独立同兴的第三方物流,生鲜配送只是这个大体系之下的一个板块。在杨成海的构划里,要确立的是同兴配送,而不是生鲜配送。
物流运输成品高,本质上因为点太少,做第三方物流,代企业储藏是很常见的事,如今几乎每一项配送业务都要从同兴大本营出发,往往是去程满货、空车而归,这里面都是大成本。
因此杨成海的这份方案就有了细究的意义,有些货不必入同兴的总库,而是放在微仓随时准备调度,以微仓的灵活度,无疑是市场前端的一大利器。
要知道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做配送的企业越来越多,足以让生产方选了眼。但效率永远是企业主最为关切的地方,不延迟、不压货是各家生产方的硬需求,是任何人脉关系也拗不得撬不动的真本事。
所以这一步如若走出去,同兴可以把时效二字做到新层面,也将确立新的口碑,这才是更让人期待的第三方物流。它更是把同兴的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把配送做成一个整体,一以贯之但又火更绽!
杨成海讲完,短暂的沉默之后,柳知英最先开口,“我认可杨总的方案,微仓本身的功能和影响是可以预见的,这里不存在方向性的问题,至于微仓的投入与产出属于收益测算,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这一开口,想说话的人也都给憋住了,柳知英的话利落又深入,不要在这份方案面前计较成本。对方是来阐述一种可行性,不是来这里做述职报告,如果觉得可行那便去做,人家没有责任为同兴优化成本。有些事情,掂量不足便不要过分代入。
人们不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柳知英的话是有分量的,比起他说了什么,人们更关心他的态度。
柳知英看事情的角度和胡殊同非常相似,他们都能扯开那些浮皮潦草框框架架,探到事情的内核,谨慎看待那流言蜚语唾沫成钉,实力傍身,才是一个人最大的亮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