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彼岸-《冷链二十年》
第(1/3)页
第284章 彼岸
路灯下,金灿灿的街道人影寥寥,只剩下几个馄饨小摊的摊主无所顾忌地大声聊着,在冷风中紧着衣服,天南海北、家长里短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虽然他们不知道今夜还能不能再卖出去一碗,但也会守到凌晨四点。
外国人说中国人特别勤劳,只想着赚钱攒钱,不懂得消遣时光。实际上是穷苦的日子过怕了,全世界的人见面打招呼都会说你好,只有中国人会问“吃了吗”,为什么呀,因为在祖辈们的时候,吃饱是一个特别让人关心的问题。
所以,站在冷链的角度,我们和北美、和西欧都不一样。那里的农场主都是老板,他们减少浪费不是为了让更多人吃饱吃好,而是为了产品收益的最大化。技术往往是为高端与精细服务,从而得到更大的溢价空间。
在北美的烘焙店,六小时不能卖出的食品都要丢进垃圾桶,“翻一翻垃圾桶就能办美食展”,绝不只是一句调侃。
从前说,直面差距是一种进步,而冷链走到今天,意识到我们的本质不同,不盲目跟从、不无脑崇拜,其实更加重要。
模式如此、运转如此,技术亦如此。
特别深的夜,衬得那陶笛声更加空灵。
青岩市会展中心,胡殊同拎着两份馄饨,循着笛声很快就找到了黎舟。
黎舟盘腿坐在一个大窗户前,旁边放着一顶安全帽,自搭建的一刻开始,他便亲自来盯现场,如今场地的硬件已经落成,下一步便是设备进场了。
只是黎舟的面容满是惆怅,透着一种无法疏解的郁结,从那笛声上便能让人听出几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