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回报-《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雷小溪也笑了出来,“我一个人怎么抬得起,重要的是业界认你,所以我就把这件事推到了年后。我想的是,这件事由发改委经贸司发起,承办不如就直接放在同兴,宣传组织方面经贸司来做,你来做论坛各方面的落实。同兴不用提交什么承办资质,上班以后你拟一份论坛的议题发给我,我上会讨论讨论很快给你答复。”
“胡总意下如何?”雷小溪调侃道。
胡殊同连是点头,“没有问题,场地流程接待各方面,我都会提前安排好。”
“议题方面我有几个建议,你不妨参考参考,其一是对十二五期间冷链环境和趋势的解读,这一点在论坛之后应该出具相应的行业报告。第二就是青菜南运的进一步夯实,这是全省的民生大工程,既然试点已经初具成效,同兴得来的经验又很高效,这条路就要稳扎稳打顺着往下走,借着这场论坛进行一次行业的集体发声,很有必要。”
如果雷小溪不开这个口,胡殊同很难把第二项议题写进去,原因很简单,同兴是青菜南运的带头人,同样也是受益方。在同兴的主场牵头落定青菜南运接下来的路,显得目空胆大,更加少不了业内的闲言碎语。
但若这是经贸司的议题,情形将完全不同,它将变成同兴被赋予的职能,在大思路下做接下来的推进工作。
“殊同,同兴对青菜南运的贡献,发改委是看在眼里的。事情的发展也和我们一开始的考虑相吻合,把行业的事交给专业的行业人。这场论坛你不需要有什么顾忌,菜能走得出、价能稳得住,这就是同兴最大的底气。”
此言让胡殊同心头一振,底气二字说出来是如此轻易,做起来才懂它是多么艰难。回望那段为青菜南运而奔走的时光,为了腾库做试点逼得弟弟快要冒火,带着专家组多日风餐,走遍了青宁的各个大区,考察转运、接洽终端,统筹外销链、疏通内部网,倾尽胡殊同所能。
试点开始启动之后,整件事成为同兴的第一优先,不知了多少同兴人的精力。胡殊同不仅全程盯着,还要抽时间写试点报告,做得像手册一样详实。
这一刻胡殊同看到了回报,莫看这三言两语,它确立了同兴在青菜南运这项大工程中的地位,这次论坛是业界的联合发声,实际上也是同兴自身的对外昭告。
令人激动的还不止此,它还意味着同兴对今年冷链八条硬件建设,自此拥有了具备分量的参与度。有了这样的支撑,胡殊同脑海中的那张外运网,更加清晰起来。可以预见的是,在这场论坛之后,前来同兴走动的人恐要门庭若市了。
此时此刻,雷小溪亦是满心感慨,同兴一直在成长一直在壮大,正常来想,他不仅会一直领先,还会把差距拉得越来越大。
然而现实情况是,大潮之下的同兴必须要有一种追赶的警觉。因为在不断盘活的全国大势中,越来越多的资本聚焦冷链物流,不夸张地说,大财力的人一个决定就能改变一个区域的冷链局面,当下盛行的融资并购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这样的大势下,鲜有人能记得过去发生过什么,满眼都是向前看、加速跑,多一片市场、拿好多提成。
好在是,雷小溪记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