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云城风起-《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胡总得罪了人”,这话在他的耳畔久久回荡,楚立河的整个电话中,这或许是最有用的一句了。

    在这生意场上,如果觉得一团乱麻想之不通,最好的着眼点便是,谁将是最大的受益者。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在此面前,千般障都是浮云、万仞山皆是假象。

    同兴之外,谁能从这西镇二号地用得到最大的利益?

    答案无须多做推敲,那必然是春融。

    在同兴的转运中心一旁起业,就像很多外来的大型品牌快餐连锁店,建在老对手旁边准没错,考察规划的费用对方已经过了。从规划至今,云城转运已历三个年头,大辐射已经可观,春融介入可以吃到很多现成的东西。

    柳知英想着想着,令人棘手的还不止这些,春融能照搬的还有青菜南运的大工程,它具备扛起这个大旗的实力,如果一切都能做的和同兴一样,谁背后有更强大的资本,无疑将更加握有胜算。

    它的胃口,是把同兴多年攒下来的东西都做了它的嫁衣,甚至还能把来年国八条的扶持收入囊中!

    可吸引省内政策、可运转民生工程,又具备和同兴相似的业务和职能,没有人能像春融一样既能拿到丰厚的政策收益,又能发挥出这块地的大价值。

    心念至此,此事关乎同兴的命运!

    蓦然间,柳知英又意识到此事的另一个关键,它缺少一个“搅局者”。就青菜南运来说,春融已经在上面失去威信和地位,同兴的口碑业绩是得到实证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满头是铁往云城扎,稍微懂点体面的人也做不出这样的事,就算付出什么脸都不要的代价,那也得是十拿九稳能把事情做成,才划得来。

    联想到这些,让那句得罪了人在柳知英这里有了更深的揣摩。同兴和春融一直是冤家,此时说得罪并不贴切,况且在柳知英看来,就凭同兴当下的蓬勃热势,得罪春融,还不至于让楚立河话说一半隐忧满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