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定心丸-《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这话让孟强强心有讶异,“胡总,我做起来没问题,可这些东西拿给甘州的有关部门来看,对他们来说会不会……显得太重复了,他们最清楚这些了。”

    胡殊同微一摇头,“这份方案不是拿给甘州人看的。”

    “那是?”

    “把它上交中冷联盟,由同兴出面担保,我们来做租赁融资。”

    胡殊同语气沉稳,但在孟强强心中已然掀起涛浪,有同兴担保,一切都不会遥不可及。搭上那个租赁融资的平台,意味着将深刻解决园区前期的材料设备问题,所有人最为关切的成本,正是在这里!

    说起租赁融资,胡殊同太熟悉了,当年与老师细谈的一幕幕记忆犹新,可以说正是那份方案确立了同兴在中冷联盟的地位。有关此处早已在胡殊同内心酝酿,而把这种模式放在孟强强身上,让胡殊同看到了最理想的践行。

    像孟强强这样有技术的人,从银行那里无法得来关照,因为技术要转化为成果形成专利著作等知识产权,才能在银行办质押贷款。而以孟强强的家境,民间借贷的路走不通也不敢走。那么当年力推而又逐步机制成熟的租赁融资,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孟强强幡然明了,当这份租赁融资案得到落实,就相当于给县里吃了定心丸,免去县里“怎样来做成”这个最大的后顾之忧。将这份方案前面部分加以简化,再把租赁融资的内容详细补充在后,摇身一变就成了申请政策扶持的方案!

    看上去先先后后,实则环环相扣!

    胡殊同的几番话,已经给孟强强理清了整个思路,这眼前人把一项关联诸多的冷链工程,拆解成不断向上摞起的瓷砖,只要下面这块稳当,往上就都能立得住。

    胡殊同说起来侃侃如是,孟强强却深知这背后是把冷链吃透的大底子,最殷实的方案才能拿到最高额度的补贴款,而越高额度的补贴款,会让上面对冷链园区更加重视。

    龙头尚不敢想,但去年全省扶持九大龙头企业,注入大量资金是既定的实事。所以这条路只要忠实走下去,必将是这个年月无比阔朗的前程之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