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青平夜话-《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对我们来说,冷库其实就是一道数理题,一切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事情的复杂在于为功能服务。只有把对功能的量身定制做好,这个库容才有意义,所有的框框架架,都得有个主心骨才行。”

    有的时候,不多言不是不重要,而是心怀笃定,从柳知英的话中不难听出,库容根本不是问题。这也难怪,对一个多年在做码头大型仓储的人来说,容量与调度简直是工作信条一样的东西,这方面的经验,眼前人堪称不二的业界强人。

    一时间,  胡殊同恍然发觉,或许是因为事情太急,同兴研发中心的人对数据模型的探讨有些偏执了,胡殊同身在其中,也把三十万吨容量的实现当成了攻克的难题。

    然而跳脱在外的柳知英一语中的,如果把功能吃透,应标方反而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况且这座库本质上比拼的就是格局。不过也只有柳知英这样的人,才有如此跳开模子的思维。

    “知英,标书中对这座冷库的功能描述不是很详实,多是一些泛泛论述。不过我研究之后隐约觉得,它有很大的一部分功能是要做中央厨房。”

    此话一出,柳知英豁然扶了扶眼镜,整个人目光斜下、思量起来。

    “中央厨房”这个概念还没有普及开来,若是对其进行拆解,特征、标准、集约、模式等等等等,上万字的论述都未必够。

    简而言之,中央厨房就是冷链初加工半加工的极致形态,其产品包括常温低温速冻、微波预制、复合调料、预制菜肴,甚至先熟化再速冻,通过中央厨房将原材进行升级,利用超市和大型企业的采购,形成销售网络。

    其优势在于综合产品的输送,可以为客户提供餐饮方面的打包方案,而且它可以“用冷输热”,像人们常见的各大超市熟食区,供货渠道很多反而是冷链体系的运作。所以说,这是任何一家冷链园区半加工都无法实现的,前景非常广阔。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建这样的库了,中央厨房的辐射半径不会超过三十公里,它不仅要离城市近,最好是扎在城市里。库容的集中就是最大的效益,它不需要几个库之间的调度,而是在这一座大库中,把量这件事情做足。

    “如果说中央厨房是一个大功能,那我就都明白了。加工区需要重新计算,而且要分离半加工产品,再根据特性去做加工间。如此一来,别说三十万吨,哪怕它要建六十万吨,有了这个章法都能妥当!”

    这“重新”二字让胡殊同听得一懵,要知道这前前后后他们可没有探讨过任何方案。至于中央厨房这样的东西,柳知英俨然不需要自己多做解释,与这样的人交流,什么事都会变得简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