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大论误人-《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通篇看下来,此方案由胡殊同的想法和模式演绎开启,后续他对各方的意见着了大量笔墨,想法方面能简则简,可行性上则尽量充实。在递交的前一天,胡殊同发与各方过目,不得不说,最终人们看到的时候都多少觉得有些意外。
此间给人的感觉,同兴搭台,各位襄举,会议上的内容占据着极大的分量,这可不是简单的给足面子的问题了。
方案发过去之后,胡殊同忐忑地等待着结果,接下来这更为关键的一步——
就看老师的了!
……
中冷联盟各权职部门框架已起,专家顾问委员会、自律监察委员会乃至下设的市场调研与合作推广部、资源整合与技术研发部等都已落定,目前只剩50家常务理事、100家理事和1000家成员单位没有最终敲定。
内部的会议上,人们针对两份方案探讨起来。
一方在讲大物流物流网对整个物流体系的影响,依托中冷平台,我们应该确立技术对冷链全程的增益,冷链的精细化、冷链的正规化、冷链彻底走向国际舞台的影响力,都离不开在技术上下功夫。
我们要与国际接轨,便要契合国际的思路,现今有些冷链外贸过不了关,归根到底还是技术标准的不统一,我们还远远没有和国际联网。这个方案的践行,所带来的好处也将是惊人的,它契合国家信息技术的指向,由中冷牵头,一定能得来相应的政策扶持。
而另一份方案,则显得格外殷实,不多时,人们都不由看向那个带来方案的人。
“庞老,您的意思呢?”
“依我看,这两份方案并不冲突,一个在说罩子的事,一个在讲路子的事。它们真正的区别在于解法,一个说通过第三方物流去践行物流网大物流,一个却是在说如何振兴第三方物流,所以在我看来,这两份方案完全没有可比性。”
这上来一语便有些激切,让人颇是意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