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集结同兴-《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这一天,同兴的停车场停满了来自各地的车,最大的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值得一提的是,  此来赴约的都非当初冷链物流区那些外派的人,  而是来自各个企业市场部销售部都有话语的人,  有些甚至企业老板亲来参加。

    原因很简单,事情发生在渔港时,不过是出车跑腿的事,出多少车路往哪走,家家都是听调配。至于补贴与投入的问题,都是硬性测算,从头到尾没有什么商讨的余地。

    但这一次迥然不同,同兴越是声势足,无形间给人们的底气也就更足,而且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一次绝不是给渔港盘运输,而是给自己争出路!

    这一次胡殊同也无疑是亲手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事情不成,蒙受的也是同兴,其他企业照样跑渔港,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出人意料的,胡殊同最先向众人展示的,是渔港现今的四大销地批发市场,也就是那四座水产城。这些胡殊同元旦之后逐一走过的地方,远不是看一看那么简单,许许多多都落在了纸上。

    “这四座水产城,全部加起来的仓储容量只有九万吨,渔港每天的货量在五万吨上下,也就是说这些仓储都是摆设。”

    胡殊同的这个结论并非危言耸听,当日入库量达到整个库存一半的时候,仓储是无法正常运行的。试想一下,两天的货就能让冷库吃到嗓子眼,何谈吞吐能力。

    “所以说,渔港的鱼走进这些水产城的时候,几乎全部都要放在交易大厅等着一轮一轮的向下分拨。就算他们谈好了当地市场,事情的进展也不会顺利,没有仓储能力就意味着没有抗风险能力,别说市场波动,他们连天气因素都未必能熬过去。”

    这些东西,在场的业内人都心如明镜,所以一个个才更加疑惑为什么非要有那四座水产城。实际上倒也不是想不通,只是从前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多思无益罢了。

    望着这个针对水产城的方案,人们又不禁担忧起来,胡殊同该不会是要把这个方案捅到渔港经济区吧,那样的话可就属于告状硬抢了。

    虽然同兴把大家集结在一起,但除了人多,很难看到其他什么优势。家家都没有后台,更没有外部资本注入,都是三五年前瞧着冷链势头不错,开始起家的创业人。合起伙来告状,痛陈四大水产城之弊,在座的人无不心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