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不同的扩大内需-《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那时候我们国家害怕经济急刹车,一共发行了五千多亿长期建设国债,以此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用到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那年头我们国家基础设施很落后,大搞基础建设对国民经济拉动明显。更显而易见的是,房地产从低迷到高速扩张。为什么那个时候的扩大内需都用在了这些地方?其实回头再看并不复杂,因为我们国家那个时候没钱,只能把钢用在最能解决问题的地方。”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规模和影响是97年不能相比的,但我们国家的实力也不是97年可比的。那时出于国际责任我们承诺人民币不贬值,98年我们出现了财政赤字,但今年的上半年国家的财政盈余达到万亿规模,某种程度上说这最能体现我们国家的时代进程。所以说,这一次的扩大内需还会一味投入基建吗?”

    “刺激消费。”

    “正是,这些年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高位增长,  单纯97年的扩大内需不但对经济增长影响减弱,还会造成资源浪费。仔细研究这次的国十条,你会发现我们国家有了底气,虽然叫它刺激计划,但我们不是为了保高速增长、也不为了保短期增长,而是要通过产业调整保持长久的经济活力。”

    雷小溪多了不言,在胡殊同面前只是解读政策的口径,但在胡殊同内心,一颗定心丸已经渐渐凝聚起来。

    “刺激消费两步走,你也看到了9月份至今央行连续四次降息,为的就是让民间资金流动起来不要放在银行贬值,增加消费和投资。第二步必然就是加强消费品的规模和流通,我们国家从来不缺乏制造力,当下的流通能力才是症结!”

    “所以说胡总,国十条已经在路上,而像你们这样的流通企业必然会是国十条的终端之一。从前的文件多是发展现代物流、加快现代物流,我想不需多久,就会有真正的振兴物流了。”

    “但愿如此吧。”

    “不是但愿,是必然。”

    胡殊同从未见过雷小溪如此笃定,“成天在说现代物流,但到底是什么现代物流,回头看看多是避而不谈。如今的形势,不依赖时效的快递包裹变得越来越快,依靠时效的鲜菜鲜果却裹足不前,这就是现代物流的短板。”

    胡殊同深以为然,这多年来时常让人觉得,冷链物流不属于大物流的一部分,它不像物流的分支,而更像是单兵作战自求多福。

    “如果有专项的资金扶持,流通领域一定会下探到冷链物流,物流业振兴的重点,不是把半年保质期的产品送到超市,而是让三天保质期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这一点如何实现,无非是建厂、增库,加强辐射、做好通达,有时候比自身壮大多少更重要的,是你能带动多少,是否真正担得起菜篮子工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