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角落-《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跳脱纯粹的学术理论,按照实践的逻辑逐步展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让所有人别开生面,看到了不同的冷链。再加上胡殊同有一手老道的现场经验,深谙如何让人们听进去、走进来。

    一切都是课本上没有的,又都建立在课本的基础之上,但冷链从未像现在这样生动过,学业在冷链的落脚点也从未如此清晰。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胡殊同以第一线的亲历、同兴的诞生与成长,灌输给学生们高等学府高等人才的价值,让人有一种被行业需要、被国家需要的激奋之感。广阔的用武之地、完全不能满足现状的人力资源,无不给人一种莫大的提振。

    讲座的过程中,胡殊同发现在最远处的一个角落,单独坐着一个学生,他和抱团在前的学生们有着三四十米的距离。虽有很明亮的灯光,却也只能看出他穿着灰色的外套,从头到尾一直低着头。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学生们并不觉得时间漫长,在激烈的掌声中目送胡殊同离开。报告厅外,胡殊同和院领导们聊了一阵,婉拒了晚上的宴席,同兴今晚也有接待,他要立刻赶回去。

    向停车场走着的时候,有个人一直跟在自己身后不远,实际上在胡殊同和院领导聊着的时候,就发现那个人一直站在一棵树下,似乎在等待一般,正是那个角落里的学生。

    胡殊同睨着目光,见那学生低着头抄着兜,这样的景象若是夜晚,恐怕要把人吓坏。

    就这样,胡殊同走多快他便走多快,一直跟到了空旷的停车场。

    胡殊同转过身来,完全看不到这个学生的脸庞,他的衣着极为朴素,穿着一双布鞋,明显能看得出来大脚趾那里已被撑得很薄。半低着头显得格外深沉,那紧紧抄兜的手,似乎攥着什么的样子,不免让人有些想到别处去。

    “请问是有什么事吗?”

    “胡总,我想感谢你。”

    说话间他抬起头来,这一抬头不要紧,胡殊同登时炯起目光,只见他的脖子上充斥着密密麻麻的黑斑,甚至不能说是黑斑,而是一层灰黑灰黑的皮。

    片刻间,胡殊同便不再是一脸的警觉,这是一种怪病,叫做“鱼鳞病”,多是因为遗传。这种病无法根治,冬末初春的时节最为严重,它没有自觉症状,除了表象与常人无异。

    但不得不说,这种病很容易引起人的不适,尤其对那些怕蛇的人来说,一旦靠近恐怕会引发尖叫。

    “谢我?谢我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