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大学生到社会人-《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当胡殊同说出这件事的时候,对人们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惊喜,同兴的骨干们无不在思虑这件事,像从前与春融的接洽,分拨中心的计划等等,  实际上都是在考量同兴如何走出去。此时一听时不我待,事情要快速推进才是。

    一直以来,胡殊同在会上都说话不多,但他说出来的无不是让人心里有底的事。既然提到了云城转运中心,便不会像他所说的正在协商,而是十拿九稳。

    “胡总,云城转运中心这样的事,我认为一开始就该利用它的影响。每次我去三合开会,除非晓扬总在场,否则那边的人就诟病我们腿短,不符合他们的企业战略。”苏幕开口道。

    楚立河立时面有不快,“那可就是欺负人了,他三合腿短凭什么怪我们,成天布局企业战略,光打雷不下雨!云城的事不能提,一旦提了三合就会认为我们处处都要起转运中心,企业不建分厂,只靠冷链合作商全国跑,我们会被累死!”

    “楚总,三合是我们的大客户,云城的事捂是捂不住的,与其日后说我们遮掩渠道,为何不大大方方提出来。就算他们不建分厂,让三合的肉走出去,那也是一份新的合同。”

    “遮掩又如何?同兴没有义务向他们兜个底朝天!”

    “你为何就抓住遮掩不放了?我说的重点是这里吗?”

    胡殊同一语不发,很快两个人也都不说话了,不知从何时起这会上变得越来越冲了。苏幕是务实者,注重步履坚稳才有通达,但楚立河,很难让人有一个准确的标签。其实标签并不重要,只需知道这眼前人的思量百转千回、不一而品,总之是和大学生三个字彻底无关了。

    说起三合来,胡殊同也是头大,包晓扬口口声声的战略布局至今没有一个准信。楚立河说得没错,靠合作商跑全国是不现实的,苏幕的诉求也并非没有意义,我们不可能替代分厂,但由此也能让我们获益更多。

    片刻之后,楚立河又道:“胡总,云城本身才是我们的大事,至于和合作商的配合都是后面的事。我认为这件事应该马上推进,成立云城业务组,专门负责和明赫集团的对接。”

    苏幕也点起头来,“合作建立这样规模的转运库,我们应该早做安排。”

    “这个业务组,谁来牵头你们有想法吗?”胡殊同问道。

    苏幕刚一迟疑,楚立河忙道:“胡总觉得袁风这个人怎么样?”

    袁风此人,胡殊同是知道的,他是胡运同同院的学长,业务能力不俗,来同兴虽然只有两年,但已担下同兴和三大水产市场的业务往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