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万事俱备-《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制冷技术研究院,乍一听很官方,让人与事业单位联系起来。实际不然,多数的技术研究院其实都是企业性质,像很多沿海城市都有船舶工程技术研究院,各省市都可以看到的生物技术研究院、环境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研究院无不是与政府、企业合作,有的主做研发创新,  在省内铺展开来名利双收,有的针对企业特殊性进行技术支持,做大做强的不在少数。

    “平欣,以你的履历和技术成果,一旦回青岩我们最先寻求政策方面的支持,现如今对冷链行业制冷技术重视的力度越来越大,整个青宁都还没这样的实体机构,我们也可以用具体课题项目的形式申报研发经费。雷处长这些年帮了我很多次,你的事他会更加上心的。”

    “至于今后客户的事,同兴率先和你们签合作,不管保温箱还是超低温,路上的库中的都用得着。”

    “然后,我就单蹦你一个客户是吧,那不成了你养我?”栾平欣笑着斜眼一瞥。

    “养得起养得起。”

    “还真是这样啊!”

    胡殊同笑了出来,“暂且不说新技术,走低耗环保把技术改良做好,然后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施行。不是和你吹,就这种层面,先进企业、模范标兵什么的和相应扶持补贴都少不了。对于合作企业,你们可以提供各种技术支持,新技术应用方面、设备更换方面乃至制冷培训方面都大有可为。所以说啊,你能做的实在是太多了,到时候能顾得过来同兴就不错了。”

    经胡殊同这么一说,栾平欣内心的想法立时充实起来,有亟需改良的、有奋力追逐的,也有不该留有遗憾的。不觉之间,她已经真正开始考虑这件事了,不得不说这旁边的家伙有些悍然。

    想着想着,刚又冒出隐忧的时候,胡殊同就像走进了她的大脑一般。

    “人的事你也不用担心,我和制冷学会的会长很熟悉,他是青大毕业,一直主张做行业整合。这个制冷学会有名少实,至今也没有一个依托,只是遇见问题坐在一起开一开会。平欣,如果研究院成立,就相当于制冷学会也有了根据地,这里面的事我去和他们说,一定能说得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