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百舸争流-《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这正是接下来胡殊同将要论证的重点,从渔港收鱼和向上级供货商取鱼,成本、利润以及最终到市场终端价格的各项对比。以及针对那些囤鱼的中小企业, 论证出减少一次仓储,企业的利润能增加多少。
胡殊同的内心酝酿着诸多关联的事, 做好这次论证, 将成为冷链物流区模式的例证。在他看来,郭祥旭和专家组之所以一再僵持,所谓辩论都是“空辩”,一方说一方散乱无章,一方说一方阻塞渠道,你尖一尺我锐一丈,根本没有意义。
这么多年,胡殊同所本着循着的东西从未变过,再利的口舌也争不过真实数据,当有些东西被计算出来,不需要修饰,更不需要解释。
此事若成,南郊也将走进盘湖渔港,无论过程怎样,在齐振东那里不算食言,云城转运中心也就可以提上日程了,这是不能错过的同兴利好。
而它又契合不久之前和老师才聊过的话题,关于我们的联盟,这样一种模式才能聚集更多的同行,更多像同兴一样赶上激昂时代却无底蕴的新兴冷链企业。从一个点出发,走向更大的面,用实实在在的业务拉近同行们的距离。
胡殊同不求多大层面的影响,他只希望能让更多同行意识到偕行共行的必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像老师以及很多为整合行业不遗余力的学者志士们那样。
冷链落后于时代,是无论从业者还是专家们的共识,但起步晚永远不是借口,在这崛起的大时代,每一个行业都面临着攻坚克难。
每个行业都要百舸争流、挥斥方遒!
想到这里,胡殊同充满能量。
这是一件异常复杂的事,比胡殊同从前所做的任何方案都要复杂,它不像冷库规划这种专项,里面涉及到冷链各个环节的数据,而且还一定要是权威数据。
但他有信心做好这件事,因为他的身边有很多可依靠之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