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食品工业园-《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你说天胜的人,为什么会接受听证会呢?别的法子余地更多呀。”
“刀枪剑戟正面刚,赢了登朝堂,输了发边疆, 做事不就应该这样,哪来那么多为什么!”
蹦出来的这几句词让胡殊同不由一笑,像极了当年在网吧打输了游戏,回来之后拖把也挡路、盆子也碍事,开口就像囤了好几天不满的样子。
“你说的并不是天胜吧。”
“胡殊同,你来我这炒剩饭来了?”
“不不,我们说点新东西。老陈,其实这块地并不小,一边想马路国道高速全都通,一边还想有几百上千亩的城中用地,世上哪有这样的事。这块地的最佳用途,应该是冷链食品工业园。”
“工业园?”
“没错,天胜拿地然后招商,主要针对青岩周边县级的大型食品企业。将十几二十家企业在此投产,把这里当做集中产地,它的定位应该是食品产业核心聚集区。”
陈哲目有炯然思量起来,胡殊同的这个路子是他没有想过的,仓储、加工、配送,不觉之间他也掉进了这“冷链三件套”里,胡殊同所说的却是另外一个做冷链的思路。
“老陈,各县企业都有走出来的迫切,但单个企业来说在市里拿地建厂面临很大风险,他们最担心的是渠道问题,比如县里的水饺厂、果汁厂、奶粉厂,打不开销路谁都不会轻举妄动。但天胜具备整合与疏通的能力,它完全可以在更高一个层面,把冷链做成体系!”
“投产达效?”
“正是此意,天胜来架构冷链的网,每一个进驻企业都可以看做一个落子,而后以整个工业园为名下探渠道。届时无论走内还是走外,食品工业园全盘调度、统一运行,不仅充分发挥这块地的通达性,还能为每一家企业节约成本。”
陈哲暗暗点头,这是私营食品企业的蓬勃时代,需求就摆在眼前。竞争者多、出众者少,这年头起来大势将快速拉开身位,保不齐还是未来的驰名商标。
细致来想,胡殊同的这番话又很适合天胜高层的口味,做实业的冷链,再牛也就是同兴那样的模式了。但实际上,同兴在做的并不是这个行业的高端层级,连一棵菜怎么从土里拔出来它都知道,与这个行业的布局者、统纳者比起来,相去甚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