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同兴后援-《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曾昭达每天都给胡殊同发来邮件,一份份专家探讨的日志出现在胡殊同面前,他们不断强化自主型产业基地的优势,而且多有发散之处。曾昭达还通过青大等高校的人脉,不断为胡殊同透析着对方的动向,  把一些他们最有可能重点攻击的地方罗列出来,力求给胡殊同更多参考价值。

    因为在听证会上专家组不能成为陈述人,最多只能提供一份论述报告。这份报告双方都会提供,而且双方团队的资质都很强劲,这便很容易成为一个兑子的环节,于结果意义不大。

    从前肉品协会对同兴诸多非议的企业主们,总把排资论辈看的颇为紧要的企业主们,在这一刻团结起来。回头看这半年的事情,虽然冗冗杂杂一重重,但有一种提挈让人看得明白,同兴带着大家做了一件博取信任的事。惟有青岩人懂得,在这一波波风雨之下,信任二字何其难得。

    人们更加知道,一旦同兴成了园区的配角,很多事情便戛然而止了。自律宣言之后,我们还有高效流水线操作培训、降成本预冷操作规范、低温肉制品新技术应用,还有haccp工作要点培训。而天胜,又怎么会顾及这些呢?

    于是乎,青岩肉品协会组成了同兴的“后援团”,他们从肉品行业出发大书特书,集专家与行业之力拟了一份《2007年青岩肉品行业合作展望录》。

    在这份展望录的二十四项条例中,同兴二字出现了不下百次,简单来说,他们在此划定了一个个时间点,广而告之在同兴的引领下,行业在今后要一步步做些什么。

    当看到这份展望录的时候,胡殊同心有感动,有一种不负耕耘见开的成就感。同兴与天胜没有可比性,但同兴绝非独行,这带给胡殊同一种雄浑之感。

    敲了敲门,苏幕走了进来,文件夹中放着厚厚的材料。

    “胡总,你要的数据我都做好了,接下来我做什么?”

    “歇一歇吧,后面交给我。”

    “胡总,我没问题。”苏幕沉沉立在那里,几经忖度才又问了出来,“我们一定能赢的是不是?”

    这段时间,同兴人的情绪胡殊同看得明白,大家都很不安。尤其那些与自己同样倾注的人,焦躁却又无法展露,让同兴上下染着一层昏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