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温控的实现-《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从前监测技术手段的落后,是冷链发展的巨大制约,人工测量和纸面记录,无监测系统支持,无法进行预警导致损失率大。而且取证困难,无法确定责任,这就是胡殊同当年在天恒时,司机们肆意在途中关闭冷机,而全无“后顾之忧”的原因所在。
射频识别技术是冷链仓储运输中毋庸置疑的一大利器,所以不知不觉间,黎舟也认同了胡殊同当年的那句话,“我们本就是一路人”。
这两年来,黎舟很有成就感, 不仅因为各种技术专利,还因为他发现做停车场rfid的很多,做邮政包裹rfid的很多,做烟酒防伪rfid的很多,但对这套技术在冷链中运用的探索少之又少。
那年分别时,正是胡殊同要去梁户庄,一开始黎舟不能理解,启新与前瞻,带来域与界的改变才是学术的使命,胡殊同做的冷链为什么要如此“接地气”?
这所带来的思考以及在这条路上的研发,一点点拗了黎舟最初的想法,也让他一点点有了答案。
因为冷链本身,就是最接地气的东西。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蔬菜、水果、猪肉等等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饮食,更朴素的事业呢?而又有什么技术变革,能比这更值得让一个人投入呢?
所以,黎博士沉下心来。
并且,越走越有热情。
此见胡殊同,黎舟的心情有多好便不用多说了,团队的人都曾在集团听说过一个传言,说这位黎博士的爱好是吹陶笛,从他近来活泛的神情言语来看,说不定那传言是真的呢!
而胡殊同更是喜出望外,黎舟所带给同兴的,还不仅仅是成本的问题,假如没有这套设备,同兴也是可以运转,但要是没有这套设备,很多机遇将与自己擦肩而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