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大林渔业-《冷链二十年》


    第(1/3)页

    第100章  大林渔业

    林翔带来了好酒好菜,二人局变成了三人局。

    夜风沉矮,酒肉飘香。这三人,又坐在了一起。

    “胡殊同,我是实在想问问你,这事从头到尾,你是把我忘了?”

    胡殊同连笑摇头,  “我都忙成什么样了,不如你问问大军哥。”

    余大军瞥了一眼林翔,“头还没开利索呢,到你那怎么就到了尾,以后事情多着呢,还少的了你林老板的用武之地?”

    林翔笑着开酒,  他虽是摸黑而来,  但这同兴冷链的区位他也探得一清二楚了。从盘渚市到青岩市,一条青盘高速轻松实现八小时互通,  中间还跨过盘湖市,让两大渔区的货便捷可达。

    下了高速开车半个多小时,就可顺着国道进入这个园区,古代商家说,货走阳关道、宣纸变金箔,夸张是夸张,道理摆在那。

    再看此地的规模,是毫无疑问的冷链大篮子,对手里有货又和胡殊同熟识的人来说,不做一个远程库就太可惜了。林翔深谙这一点,甚至可以说他是来“抢注”的,青岩市各企业或许不知胡殊同是何许人,但对他来说,这是把玉观音都赠了的人,当年多多不提也罢,当下之路才是迫切。

    几杯酒下去,林翔直抒主题,“殊同,  你能不能匀一个库给我?”

    “翔哥要在这储货吗?”

    林翔近几年的动向,胡殊同大概知晓,远不是三四年前因为冷藏车被大肆排挤的景象。自打他起了自己的低温库买了全新的冷藏车,事由我主之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拓进,他签订了许多明源市的海鲜客户,如今已在明源市的高端海鲜餐饮站稳脚跟。

    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年胡殊同的建议,林翔将系统性的东西扎实梳理,将预冷、储藏、运输等所有的控温数据书面化,进而得到客户的认可。一步步走来,形成专属的企业标识,便是如今在盘渚一带很有影响的“大林渔业”,不得不说林翔走出来一条品牌之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