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吹陶笛的人-《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一连三日,这人的生物钟胡殊同也算瞧得差不多了,他每天早上六点钟准时起床,而后不知去向,中午十二点准时回到宿舍,下午两点离开不知去向,晚上六点回来,吹一个小时的陶笛,七点钟上床看书,不知何时睡去。

    对于如此冷寂的人,胡殊同起初很不习惯,可渐渐地他便适应了,在宿舍里也不像之前那般轻手轻脚了。每天,胡殊同都会听他吹完陶笛再去吃饭,因为这个声音真的很迷人。

    这种声音的质感就像把人包裹起来一样,无论是看书还是想事情,总能带给人一种豁朗,而不需要知道是什么曲子。

    这段时间,胡殊同也发现了这个人很多奇特的习惯。比如他会把一盒卷烟全部拆开,一次性放进一个铁盒子中,他的桌子上有多达十二支钢笔,但从来只用其中红色的一支。

    三天后,来到三月中旬,久久期待的冷藏食品实验室在这一天终于要开成立大会了。

    整个团队共有十五人,由明大和其他四个外省高校的专业人员组成,庞师友为科研组长。会议室里,庞师友坐在主位,会议桌最远端的地方坐着两个团队中最年轻的人。

    话说就在胡殊同步入会议室的刹那,已经深深惊在内心,对方的情态亦是如此,颇有惊愕看了胡殊同一眼。

    他不是别人,正是胡殊同的室友。

    胡殊同焉能不惊诧,一个懂乐器、看诗集,安静甚至有些忧郁的人,居然的这个顶尖团队的成员,这反差也太惊人了些。

    会议开始的时候,庞师友逐一简介了在做之人,这里面有材料科学的博导、冷藏冷运的教授、低温食品科学的教授,有精通者有兼通者,这将为冷藏食品实验室的交叉科研提供优越的人力条件。

    这个时候胡殊同才知道,坐在自己对面的这位舍友名叫黎舟,明江工业大学博士生,介绍他时,庞师友用了最大的篇幅。

    因为黎舟是整个冷藏食品实验室的特例,他的研究在信息技术领域,一开始胡殊同也困惑这个实验室如何为信息技术做支撑,但当他听到rfid的时候,内心豁然开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