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我无问题-《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台下一时静默,这一关暂时过了,可不曾想他的案例也受到了质疑。

    “胡同学,你的论文中,小到一个县城批发市场、一个千吨级的冷库、一个海边渔村的故事,我们很想知道,这里面的代表性有多少,又有多少是值得探讨的现实性问题。”

    胡殊同有些应接不暇了,因为这些人互相的问题存有矛盾,而自始至终,明大自身的学院教授们却无一人提问。

    “胡同学,那我讲的更明白一些,你可否想过,你这种过于具体的描述,会不会对行业产生某种误导?”

    “我的论文探讨的不是代表性的问题,而是存在与否的问题。什么是代表性,不冷不链就是这个行业的代表性。学校食物中毒、冷库漏氨爆炸、海边鱼虾腐烂大量浪费,学生更希望这些误导能引起重视。”

    什么现实性、代表性,这问话既无逻辑又是万能的大帽子式问法,当听到误导二字,胡殊同的内心很是不快,用词也不自主地硬了几分。

    只见食品学院的一位副院长微一笑转过头去看向那位刚刚提问的人,“您可别给我院的学生带偏了,这方向我们可是足足指了四年啊。”

    答辩委内部发出几声笑声,气氛缓和了不少。

    反而是食品学院的教授们对胡殊同的这篇论文没有发出提问,副院长侧头看向庞师友,“庞教授,您看呢?”

    只见庞师友缓缓放下了笔,起身看向身后,“大家问的都挺有新意的,换做我问也听不到这些东西,只是我觉得这篇论文不该只出现在答辩委,这是一篇扎实的论文,希望能潜下心来去读它。”

    转而庞师友低头看了看已经写满了字的白纸,然后看向了胡殊同。

    庞师友的眼睛在胡殊同的眉宇之间凝了一瞬,像是在端详什么,他看到一双毅定沉着的眼睛,却掩着一种透过晨起露珠般的光辉。

    老教授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笑意,“胡同学,我无问题,你的答辩到此结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