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论文答辩-《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至于舍友们的忐忑,在胡殊同想来更多应该是心理层面的,就像假期去曲家营卖菜一样,一直在和老买家来往,突然来了个不认识的外地买家,总要惦记会不会秤有问题。

    不过这种事情,胡殊同能有什么主意,再者说了毕业答辩人人都是第一次经历,胡殊同也无经验可谈。可是架不住姜志鹏等人死缠,胡殊同想起大二大三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时候,会相应配合做一个论文访谈,经过整理还会随在论文的最后。

    当时前来采问的人都是相应版块有些储备的人,于是乎,胡殊同便将“对冷链的理解”“如何看待这个行业的未来”等相关提问说与室友们,这倒也不算应付,在他看来这些都是答辩中大概率会问到的问题。

    等了多时的论文答辩终于来了,胡殊同排在最后一天的下午,要第三天才能轮到自己。宿舍里一片哀声,参加过答辩的舍友直言逃不掉改稿的命运了。

    姜志鹏苦着脸坐在胡殊同的铺上,肩膀内缩着,两只手叠着捂着小肚子,双腿像被绑住了一样死死贴着,像等待传唤一样,高大英武的气质一下子不见了。

    瞧着这一出,胡殊同笑着过来安慰,“我们也没个学长什么的可以咨询,有些没考虑到也是正常,还没有下来修改通知,你丧气个什么。”

    姜志鹏哧哧挠着头,“老胡,你说问我雪糕包装材料、低温库温度分级,这些我硬着头皮也就答了,不知道哪冒出来个专家,他问我青缘食品的突破口!这是我爹都没想明白的事!”眼见姜志鹏就要飙脏话了,忍了一忍又道:“况且我的论文就是阐述雪糕冰棍冷运冷藏这些如何完善,什么突破口我压根想都没想过!”

    “那你是怎么编的?”

    “我编个屁呀!当时就给我问懵了,晾了一分钟的台,这辈子都没这么尴尬过!老胡,我可是得提醒你,学院不知道请来一帮什么神仙,哪刁钻往哪问,你可千万小心啊!”

    胡殊同暗皱眉,不得不说,参加过答辩的室友情绪都太差了。第一天参加的老陈写的是果蔬低温初加工探索,结果被问到全国蔬果网络的建设性意见,听说老陈走出答辩室的时候脸都是灰的,一连两天都扎在网吧里不出来。

    紧接着各种奇奇怪怪的消息满天飞,有人说高校联合答辩委根本就是一些企业的杂牌专家,只问市场全然不懂学术。甚至还有人说明大变了,从专业精益求精变得向市场屈服,第一届毕业生成了他们的鱼肉。

    这些话胡殊同也就是听听而已,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相反,专业与市场并不冲突。只是这人皆有怨的气氛,让胡殊同也难免紧张了几分,答辩肯定不会如想象那般顺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