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了不起的论文-《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不等了,回来我就要参与答辩了,利用这两天我还是先把论文看了吧,你辛苦一下,把冷运专业的论文帮我拿到办公室来。”

    入夜时分,庞师友把外套披在身上,细细擦了擦眼镜,开始翻阅起快有一尺高的毕业论文。他的面前还有一个小本子,方便随时记录一些东西。

    冷运方向的毕业生不到三十人,他们对专业、对行业的领会,是庞师友颇为关心的事。各行各业人才都是第一位的,对冷链来说尤其如此,发掘与食品科学相关的人才,为人才建设铺路,庞师友视为使命。

    明大冷运专业的建设、行业内的研讨会乃至近来的实验室,都离不开他的努力。但冷运方面的进展并不理想,越是深入越是问题积冗,让新一代的年轻人施展才华闯荡天地,为他们的风发热血保驾护航,渐渐成了庞师友最为上心的地方。对他来说年岁不允,但若这棒交好也足慰平生,所以这第一届的论文,这位老教授格外重视。

    一直看到午夜,庞师友的小本子上却只有寥寥几字。这些论文中,他时有看到一些闪光点,但却只停留在一个想法,没有剖析也没有发散。再有一些,则通篇多是陈述,缺少自我的揣摩。还有一些,问题剖析得非常到位,但过于陷入一隅了,甚至只是当做载体来使用,拼上一些冷运方面的知识。

    当然,这第一届冷运方向的毕业论文,明大本身也要比往常宽容。师资条件、教材设备都差了很多,焉能与成熟的食品科学论文相提并论。

    对庞师友来说,倒也称不上失望,他们毕竟已是科班出身,当这些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或者回到自己的家乡,都将成为这个行业的一大助力。

    庞师友有些疲倦了,合上小本子往旁边一放的时候,正好落在了那本摊开的杂志上,正是那篇一直落在桌子上的《冷库与冷藏车之外的行业思考》。

    庞师友内心随之一动,旋即他又重新翻过这些论文的扉页,终是没能看到胡殊同的名字。不用说,整个学院缺的就是他这份了。

    庞师友内心一奇,上一次就很想见,那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入食品科学实验室就差一道十拿九稳的考核了,心里已浮现过与他实验室交流协作的景象,偏偏出来个爆炸事件。这一次也想见,偏偏他还就是不到节点不交论文,马上就要启程了,他更希望在临行前能见到这篇论文。

    第二天,胡殊同的论文终于入库,庞师友带了一份坐上了飞机。

    胡殊同的论文题目比任何同学都要平实——《我国冷链物流现状分析与行业规范初探》。

    庞师友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后闭上了眼睛。他的脑海暂时将这篇论文挥去,而是那件让他犹豫良久的事情,这一刻他下决定了。

    食品科学实验室的定位很广泛,营养学、食品化学、植物蛋白、谷物淀粉工程等等皆涵盖在内,这些也是如今技术团队的主方向。当初做讲座的时候,庞师友便提出纳冷运专业人才进入,但事与愿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