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闻者惊心-《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在座的同学们都是食品领域的人才,但是我们国家极度缺乏食品与流通结合的人才。我们要走出专业逻辑,让自己的未来不限于一个大企业的食品工程师。在流通领域,用我们的真才实学,去实践、去管理,走出去不仅是走出校园,也要走出固有的专业思维。无论任何时候,为老百姓做切实的事情,都是无上光荣。”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事,庞师友继续说道:“明大的冷运方向很具有前瞻性,刚刚提到的损失,也只有在全程控温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弥补。所以关于此次食品科学实验室的组建,我已建议校方,一定要纳入冷运专业的毕业生,而这将成为今后食品科学实验室组建的一种模型。新世纪新征程,距离欧美我们有三十年的距离,同学们啊,这是一条值得付出的路,值得我辈钻研并笃行的路!”

    台下的胡殊同大受震撼,庞师友的出现好像屹立在涛浪远处的灯塔,这样的一位大人物,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拳,敲响那探索世界的响亮钟声。这也带给胡殊同莫大的提振,行业的振兴与崛起需要无数人的共同努力,庞师友的话就像一颗定心丸!

    胡殊同和舍友们也再一次团聚了,找了一家火锅店,兄弟们畅所欲言,讲着半年来的实习经历。舍友们都选择回到老家所在的市里实习,明大的学子果然是吃香的,有的已经和企业有了协议,毕业之后便转为正式工,都是当地规模屈指可数的冷运企业。

    明大宿舍都是六人一间,冷运专业的男生二十二个,胡殊同的宿舍只有四个本专业的,先是补进来两个食品工程的,没住多久便去校外租房了。

    那个腼腼腆腆一会挠脖子一会抓手指的叫“二丘”,本名丘双虎,木木呆呆总一副有啥没想明白的是“老陈”,本名陈哲。坐在胡殊同旁边的一个人名叫姜志鹏,此人身形魁梧,方方的脸、宽宽的肩膀,打扮也和寻常人全然不同。戴着精致的手表,垂着一个貔貅玉坠,面前还放着一个小灵通,这是最新的移动通讯设备。

    姜志鹏在整个学院是无人不知的富二代,家里做着青岩市很有名的雪糕品牌“青缘”,是一家创办了二十多年的企业。二丘蹑蹑不敢说,老陈呆呆不多说,再加上二人同是来自青岩市,平常的话题要更多一些。

    “老胡,你是真行,我来之前厂子里还研究你那份冷库方案呢,套用是套不了,在那研究借鉴的地方呢。”

    “你那大家大业,能有点借鉴我就很知足了。”

    “天恒新改旧卖设备,这事有人在天涯上爆出来了,还说什么为了降成本不择手段。你咋想的,到了秋天可不会留在那吧?”

    “走一步看一步吧,不过相比去哪,论文才更愁人。”

    只见姜志鹏一拍脑门,“实话跟你说,我白天都不敢想这事,就怕夜里梦到!”说话间,他和胡殊同干了一杯,而后发出郑重请求,“老胡啊,论文的事你能不能帮帮我?啊,当然不是帮我写,就是能不能给点提点?实在不行,你给我找个对我这茬比较合适的选题也行!”

    “你有什么想法,我可以帮你完善一下逻辑框架,如何做选题我可帮不了你。”

    姜志鹏合起双掌拜佛一样,“老胡,江湖救急,真要卡在论文这给我来个延期毕业,我那企业的位子可就费劲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