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希望老天爷开开眼,赶紧多降些雨水下来,可千万别再跟去年似的,旱到那人吃人的地步。 这么一想,里正突然特别想念姜二丫。 万一真的旱到了那个地步,他希望大家还能跟在二丫的身边,得到二丫的庇佑。 只是,二丫到底啥时候回来? 里正盼望着,盼望着,就到了九月十二。 这一天傍晚,村口来了十几辆马车。 杏林村人上一次见到这样热闹的景象,还是三个月前。 那时二丫还在村里,没有去京都。 清江县那些乡绅富户喊二丫“小姑奶奶”,时不时就要往二丫家聚一聚,听听二丫有什么吩咐,争着抢着替二丫干活。 自二丫去了京都,那些乡绅富户便再也没来过。 如今一下来了这么多马车,肯定是二丫从京都回来了! 村民们纷纷放下手头的事,奔走相告。 里正得知二丫回来的消息,心里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二丫这个福星回来了,天再旱,他也不怕了…… 姜二丫一行人到了家门口,刚下马车,村民们便涌了过来。 大家都是来看“猴”的。 “猴”等于姜广义。 姜广义明白这一点之后,气得吹胡子瞪眼,我是侯爷不是猴爷!你们才是猴,你们全村都是猴! 见姜广义生气,村民们便没敢多看。 走了走了,天黑了,外面凉下来了,先浇地去。 反正这“猴”会在二丫家长住,他们想看,往后有的是机会…… 第二天一早,姜二丫一家三口便去了地里,巡视红薯的长势。 姜二牛直接下了地。 姜广义跟在姜二牛身后,这里看一看、那里摸一摸,时不时还要问一些问题。 姜广义问,姜二牛便答。 远远地看着,祖孙两个一问一答,一问一答,画面看上去十分温馨,特别和谐。 但实际上,姜广义问的问题在姜二牛这个干了近三十年农活的农人看来,真的很傻很天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