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六千文就是六两银子。 光是一头黑熊,就不止卖六两银子了,何况姜二丫父女俩卖的不止一头黑熊,还添了一头梅鹿的。 也有人说赚了。 “今时不同往日了,粮食怎么可能还是五文钱一斤? 里正说过的,咱们从清江县出来的那天,清江县的粮价就已经涨到二十文一斤了。 假如按二十文一斤来算,那这一千二百多斤粮食,就值二十四两银子了。 一头活熊加一头活鹿就卖了二十四两,太值了! 况且,饥荒已经来了,粮价肯定会一路飞涨。涨啊涨啊,就不止二十文一斤了。 说不定到最后,就算手里握着二十四两,也买不到半粒粮食了!” 这么一想,姜二牛父女俩哪里还会亏?他们简直赚大发了好不好? 担心完姜二牛父女俩会不会吃亏的问题,杏林村人又开始担心起自家那些个进城买粮的人。 赵大娘愁眉苦脸地对姜二丫说道:“也不知这东昌郡城内还有没有粮食卖,有的话,又作价几何?若是你赵大叔他们买不到怎么办?” 姜二丫笑了笑,道:“赵大娘放心吧,赵大叔要是在城内买不到粮食,你们就从我这儿买。反正我家就我和我爹两口人,根本就吃不完这两大车的粮食。” 赵大娘觉得可行,“那敢情好,要是你赵大叔在城内没买到粮食,你就卖两袋给我。只是这价格……” 姜二丫爽快地说道:“等赵大叔他们回来,咱们问问粮铺里是什么价。不管粮铺里卖几文一斤,我每斤都给你减两文。” 赵大娘听了姜二丫的话,心里才松快起来。 很快,除了老姜家,所有进了城的杏林村人都回来了。 他们进城时推着空板车、带着“巨款”,打算大肆采购一番的。 结果进了城才发现,这里的盐贵,粮食更贵。 他们口袋里带的那笔所谓“巨款”,根本就买不起太多东西。 赵大叔走到赵大娘身边,垂着头叹了一口气,道:“盐巴只买了一小罐,粮食只有十斤。” 即使赵大娘早就有点儿心理准备了,可听到这个数量,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