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黄承彦-《带着仓库去三国》
            
            
            
                
    第(3/3)页
    黄承彦脸上全是黑线。
    秦琪不理会老黄,伸出右手,与黄月英小手紧紧勾在一起。
    旁边的蔡琰、任红昌、杜梅、黄蝶几名美人,睁开眼睛纷纷瞪向秦琪。
    “月英妹妹,来和我们一起玩,不要听大哥哥胡说八道,他一点不正经。”
    任红昌道。
    “黄大儒,这位叫黄蝶,南阳黄汉升的宝贝女儿,应该与黄大儒是一个家族吧!”
    秦琪道。
    什么!
    南阳黄家!
    汉升家的丫头。
    唉!
    黄承彦长叹一声。
    “一转眼,丫头也长大成人了。小时候,老夫还抱过呢?”
    黄承彦道。
    黄蝶一下子愣住了。
    不知应该叫什么啊!
    “丫头,你应该叫老夫大爹,汉升小我几岁,你与月英是一个辈分的姐妹。”
    黄承彦道。
    “大爹!”
    黄蝶脆生生道。
    接下来,黄承彦询问黄忠家的情况。
    听闻黄忠已经认秦琪为主,默默点点头。
    “你弟弟病情如何?孩子得那么重的病,为什么不来找老夫,真是个死顽固。”
    黄承彦道。
    “弟弟病已经好转,能下地走路。听兴邦说,需要休养几年时间,能完全痊愈。”
    黄蝶道。
    哦!
    “兴邦,你懂医术?”
    黄承彦惊叹道。
    “略懂点皮毛。”
    秦琪道。
    “黄叙那么重的病,不是名医如何治得好。看来,你的医术不比张机差多少啊!”
    黄承彦道。
    “黄大儒,知道张仲景先生在什么地方?”
    秦琪道。
    妈蛋!
    张机那可是医圣!
    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医圣。
    不过呢?
    貌似此时张机名声还不太响亮。
    “张仲景在长沙当官。”
    黄承彦道。
    秦琪点点头。
    一定要把张机老头收到旗下,那可是医圣,到夏口,会给士兵少些伤亡。
    《伤寒杂病论》就是其代表作,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药临床的基本原则,中药的灵魂所在。
    在后世中原地区影响巨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