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99章 旅行者一号 从人类诞生的第一天起,不管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还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其实都直接或者间接推动了人类这个种族的发展。 这颇符合达尔文的“适者生存”。 其实不止是人类,任何生物都是如此,个体的意义是为了种族的延续。 这可以说是基因的选择。 那么,当她发现自己走不出太阳系的时候,她会做出何种选择呢? 是催生出一个统一政权带领整个人类向前前进? 还是依旧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利己主义下继续内耗?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孙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看了几百本书他也没有得出结论。 直到有一天,他抱着女儿,陪着她看她最近喜欢上的《动物世界》,看到主持人介绍一种名为十七年蝉的生物,他才恍然大悟。 人类也是生物,假如她看不到未来,那么本能会驱使她陷入自我休眠,耐心等待春天的到来。 “会是低欲望,低消耗,低发展的分裂社会。” 孙吴在笔记本上写上了这句话,然后轻声把他念出来,他已经大概能想象出那时候的人会如何生活。 随着武器威力的提升,面对蓝星这个人类目前唯一的共同家园,战争在某个时候会成为一个陌生的名词。 同时因为生产力的大发展,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除了吃喝玩乐,他基本上可以什么都不需要做。 不用学习,不用工作,政府能够养活他。 也正是因为如此,社会会陷入到一种低速缓慢发展的状态。 然后犯罪也会消失,因为政府无所不能。 而政府本身,他也会因为制度的不断完善而日趋完美。 这样看来,这无疑是一个大同社会。 然而其实只是她的自我保护,因为任何纷争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耗。 闭上眼睛,孙吴开始脑海内想象这个世界。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小声嘀咕了一句:“人类在这种状态中等待死亡也未尝不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