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摄氏华氏-《高铁首席专家》
第(2/3)页
过去武文杰对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转换不大有概念,在国内和许多国家,懂得摄氏温度就没问题了,但到了某些国家,人家用的全是华氏温度,需要转换才行。
因为转换规律很奇特,所以华氏温度一直是个比较陌生的存在。
不过,零下40度却是个奇怪特例,因为无论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在这个点上是完全相同的。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换算公式。
华氏度=摄氏度x1.8+32,摄氏度=(华氏度-32)÷1.8。
零下40度,让武文杰把过去一直没搞得太清楚的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间的换算,一下子弄明白了。
几家老师先后脚发来了祝贺的信函,字里行间武文杰看得出他们都是发自内心的由衷赞赏。
其实,中国高铁人在高铁方面的创新和创造早就开始了,但似乎并没有得到诸位老师给予应有的关注。
他们都知道中国高铁一直在高歌猛进,也不时会看到中国高铁上不时出现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诀窍。
但在老师们的内心里始终认为,这些所谓的“新”,也不过是从不知其他哪位老师那里学来的,并非中国人自己创造的。
“他们只是非常优秀的学生而已,但还没学会创新和创造呢。”嘴上没说,他们心里却是这么想的。
高寒动车组的横空出世,让老师们结结实实吃了一惊。
世界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并不算大,能够造出高铁的国家和企业就那么几家,在中国的高寒车面世之前,还从来没有任何一家企业造出过能在摄氏零下40度或者华氏零下40度高速行驶的动车组呢。
关于中国高寒车的技术研讨会,一时间竟然一票难求。
业界专家谁不想尽早知道,究竟中国人采取了什么样的秘诀,居然造出了如此神奇的高铁动车呢。
面带微笑的武文杰在研讨会上向来宾们徐徐道来:“我们最早的防寒技术,都是来自于各位老师,主要方式就是使用防寒涂料。”
是啊,直到现在,各国依然主要以防寒涂料来防止动车组各个部位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结冰。
“但我们发现,这种技术在零下10度以上,哦,是摄氏零下10度以上,也就是华氏零上14度时,”武文杰现在换算起来已经十分迅速了,“它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但低于这个温度,这种方式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接近摄氏零下20度时,也就是华氏零下4度时,这种方式的防结冰效果几乎消失殆尽,也就是说基本上不管用了。”
演讲渐入佳境,众位业界大咖全都瞪大了眼睛,听武文杰侃侃而谈,而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武文杰忽然抛出个奇怪的问题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