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系统思考-《高铁首席专家》
第(2/3)页
80公里时速尚且如此敏感,现在要跑到400公里,速度提升了五倍,你说这转向架有多重要。
这次的技术转让,动车转向架的图纸人家倒是提供了,装满了整整几个大柜子。
弗林斯他们在现场也不厌其烦地把相关的组装技术,一五一十地教给了大家。
走的时候,卢卡斯丢下一句话:“你们就照着我们教的做,只要你们能保证做的不走样,我就保证你们装出来的转向架是绝对安全可靠的。”
所有的一切,都没有问题,都是按照协议上的要求去做的,问题在于,作为动车组如此复杂又如此重要的一个部件,连技术人员带操作人员,对它的认知仅仅是“码积木”水平的。
许多朋友小时候都玩过乐高积木,景杉也玩过。
现在他觉得,自己和同事们似乎就是在玩乐高积木。
他觉得,他想像中的高铁制造,不应当是这个样子的。
当初弗林斯他们在现场执行的工艺当中,有几项景杉觉得存在问题。
他向弗林斯提出自己的想法,弗林斯说这超出了自己的职责范围。
景杉又试着与卢卡斯沟通,卢卡斯的表态就有些不耐烦了:“你的任务就是照做,而不是质疑。你的问题别说我回答不了,就是能回答,我也不会回答的,因为你的问题对你们来说毫无意义。你所提到的情况,你们永远也用不着去考虑,有我们,有阿尔法,还有西格玛,那些问题是由我们来解决的。我再说一遍,照做,除此之外,不要再多想什么,更别试图多做什么,那毫无意义。”
在卢卡斯那里碰了一鼻子灰的景杉依然不死心,在现场扯着弗林斯探讨。
他把弗林斯的转向架组装操作工艺做了两处改进,然后请工友按新工艺进行操作。
一趟活走下来,弗林斯也直发愣:“看上去,你这个方案似乎真的比我们一直做的那个要好,只是……”
景杉知道他“只是”后面要说的意思,“无论如何,要照我们说的去做”。
装完了又要拆,这边的工友不乐意了,直发牢骚:“景工,你这个工艺分明比他们的那个要强,我干了那么些年转向架,一比较就看得明明白白的。还拆它干嘛呀,就这么着不行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