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做个君子-《高铁首席专家》
第(2/3)页
“不随地吐痰还不容易,我在兜里装几张餐巾纸不就完了嘛,要吐痰的时候,我直接包纸巾里,找个垃圾箱就随手扔了,这样文明了吧?”
“下次不管什么活动,我都往后排站,把小个子们全请到我前面去。当然啦,我只让比我个子矮的,比我高的,还得站到我后面去。”
他的这番表态,逗得武文松哈哈大笑:“比你高的,还能有几个人呢?到时候,还得拜托你自己去跟大个儿们交涉了。”
武文松他们这拨参加培训的赏出国前,外事礼仪讲得不多,过去武文杰曾给他讲过的许多东西,他们都没有培训到。
借这个机会,武文松正好可以跟“不在乎”多讲讲。
“我这也是头一次出来,但我堂哥武文杰,你应当听过他的名吧?他这些年经常出国,光今年就出来过三四次了。他心细,又是搞技术出身的,所以对老外的那些规矩比较留意,也弄得挺明白。”武文松说起堂哥的名字时,口气中不乏炫耀的意味,他注意到,“不在乎”的眼神中立刻充满了羡慕。
有堂哥名声的加持,武文松讲起来腰杆更硬气:“我哥常说,咱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有‘君子’这个词,一代一代的先贤们,都在努力做堂堂正正的‘君子’,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在咱们传统文化中,可是一直传承到今天的。当然,不同的时代,‘君子’的含义不完全一样,今天咱们对‘君子’的解读,肯定得加上些新的内容在里面。古人眼里的‘君子’啥样?多了不说,仁、义、勇这几样至少得有吧。仁是啥?友善,心好。义是啥?正义,公平。勇又是啥?勇敢,不畏强暴。如果再把咱们社会中现代文明的一些新东西加进去,你说,‘君子’这个词在今天是不是也可以很好地派上用场?咱们的老祖宗,真的很了不起,当然,今天的中国人,理应更了不起才是!”
“你学历不高,懂得还真不少啊。”“不在乎”听罢,大发感慨。
他和其他人都知道,一同来培训的学员中,武文松学历最低,是唯一的高中毕业生。
“这些都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主要是我堂哥,还有他的朋友们在家聊这些话题时,我左一耳朵右一耳朵听来的,也是半懂不懂。但刚好咱俩说到这个话题了,我觉得有些道理有相通的地方,就讲出来与你分享。讲的不对的地方,也请多多包涵。”武文松心里得意归得意,嘴上还是知道谦虚的。
“也是,这些东西跟学历文凭之类的,也没有太大关系。要说上学,我比你多学了六年。说心里话,一开始的时候我是从骨子里瞧不上你的,觉得你能混到这样,不定是因为什么关系呢。可自从咱俩打了这一架,而后又推心置腹地谈了这么一通,现在我对你的印象和看法,真是大大地改变了。”
“不在乎”-一咱们一直在叫人家的外号,现在还是叫他的大名吧,人家叫“卜载孚”--对武文松这样说的时候,语气挺真诚的。
武文松在国外打的这头一架,让他交到了一个好朋友卜载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