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出国求技-《高铁首席专家》
第(2/3)页
中国学生现在打算这样玩,洋老师心情复杂。
“从人家的眼神里,我能读出不少东西,”丁子成端着茶杯,若有所思地对武文杰说,“在谈到包教包会的条款时,我亲眼看见有人现出了不以为然的神情,甚至还有人脸上带着嘲讽的意味。当然,多数人的态度还是友好的,尽管普遍抱有疑虑。”
“别说他们疑虑,咱们自己的人有好多也都心里没底呢。”武文杰说。
“你倒说说看,你们那里大家都是怎么看的。”丁子成尽管现在不管事了,可一说到“正事”,还是忍不住要关心关心。
武文杰想都没想就说:“我们那里,一半对一半吧,说咱们肯定能学到手的,有一半,觉得没什么把握的,也得有一半。”
“觉得没把握的,都是些什么人呀?”丁子成饶有兴致。
“要说有什么规律,我估摸主要还是按年龄分吧。比较年长的,考虑得多些,担心就多些。年纪轻的,经验和经历相对少,也容易感到心里没底。”武文杰分析道。
“这么说来,倒是你们这样正值当打之年的人,心气最高?”丁子成问。
武文杰有点不好意思:“这是我个人的感觉,没有作过严格的统计。我觉得,对我们这茬人来说,现在面对高铁的问题,就是像您曾说过的,‘捅窗户纸”。至少从我个人来说,我对于捅破高铁这张窗户纸,早就迫不及待了。”
武文杰恰逢其时,《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颁布,“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方针的确立,吹响了中国高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启动号角。
第一拨“赴西天取经”的技术团队,武文杰就在其中。景杉作为新生力量,也被选中。
之前几次出国的经验,让武文杰对时差格外敏感,加之这回出国,要参加系统的课程培训,相当于又回到了当年的学生时代,对时间又有更严格的要求,为此,他换下了已戴多年的旧表,买了一块新的国产石英表。
想当年,小小的一块电子表,曾让武文杰心驰神往,而现在,买块品牌石英手表对他来说已是小菜一碟。
尽管如此,他蔽帚自珍的习惯一直也没有改变,换下来的旧表,他小心翼翼地擦净,包好,放进一个专门的盒子当中收藏起来。
临出国前,他又特意提前去领了双厂里发的钢包头劳保靴。
跟脚上穿的那双老七送的劳保靴比起来,厂里的这双还是差了些意思,但这是自己工厂的,鞋上还有醒目的工厂标识,穿上它走在国外的路上,心里的感觉自不一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