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常速内燃-《高铁首席专家》


    第(2/3)页

    常速,内燃,动车。

    就是这么一回事。

    几家工厂都在开发常速内燃动车,究竟谁家的更胜一筹,还有待在比赛中见分晓。

    厂长问总工:“这次比赛我们拼什么?”

    总工问武文杰:“这次的竞争,咱们打算把劲使在哪里?”

    武文杰的回答:“无非两点,稳定,高速。”

    “安全呢?”厂长问。

    “安全因素不要体现吗?”总工问。

    武文杰笑了:“咱们是造铁路运输装备的,安全两个字天然就写在咱们的车名里面,也就是说,没有安全,就没有咱们的火车,咱们造火车,不仅用材料,还用‘安全’这两个字。”

    言下之意,火车天然就应该是安全的,不安全的就不能叫火车。

    如果让武文杰打个比方,他会比之于制造饮料,对于用户来说,选择的指标应当是口感、甜度、成分、颜色这些东西。如果还想加一条,“可以饮用”,面对这样的饮料,那你还敢喝吗?

    这次的比试,究竟更看重性能稳定呢,还是速度够快呢?

    再去问岳父,丁子成一下子给他点破了:“你在咱厂参加的那个‘时代动车’比赛,是队伍不散架重要呢,还是先跑到终点重要?”

    这个比方还真是够贴切的。武文杰听罢,不禁击掌叫绝。

    在指导各方面的技术问题时,他把岳父大人的话基本上原汁原味端给同事们。

    参加过“时代动车”的都知道,比赛的目的就是为争取领先,拿到冠军,但有时却欲速而不达,可能有人拌跤,可能队伍松脱,甚至可能全军颠覆……这就最好地诠释了啥叫“欲速而不达”。

    基于此,武文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确定了这次备赛的指导思想,那就是,速度为核心,质量为基础。

    不拼速度得不了第一,不保质量跑不到终点。

    哪个也来不得半点含糊。

    厂里目前研发的内燃动车,设计时速为100公里,这个速度在比赛中能占优势吗?

    又是一个长途电话打给丁子成,这回,人家老丁谨慎了:“小子,我提前透露给你的东西已经够多的了,不能再说了,咱们这好歹也是个比赛,怎么着也得讲公平竞争吧?这要是考试,我这就算是露题呢。你就别想再从我这里问出什么来了,我啥也不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