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工匠教头-《高铁首席专家》
第(2/3)页
技术教头笑眯眯地把目光转向一侧的劳模常,冲他说:“我看常教头这里又有心得了,那就请常教头谈谈,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吧。”
劳模常当然有准备,只见他用手里的笔点戳着自己写满字的本,不慌不忙地说:“首先我声明,加工中心那玩意儿我现在还不太玩得转,跟你们当中的不少人比起来,我还有差距。不过,作为工匠教头,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当年我们面对从国外刚引进的设备,自己是怎么入门、苦练,到最后精通,又是怎么样带出自己的徒弟的。”
转眼间,技术课变成了故事课。
劳模常不是很爱说话,但场面上他从来没打过怵,也挺善于即兴讲些故事。
从徒弟江一水那里评判,师傅的讲故事的本事,一成在表达,二成在适度的加工和发挥,七成在他的丰富经历。
就是说,他这些年遇到的事情的确是太多了,有什么需要,可以信手拈来。
本来平铺直叙就可以很吸引人了,他再稍稍添点油加点醋,那就相当热闹了。
江一水由于是他徒弟,就与师傅讲故事结下了怎么也扯不断的联系。
要么他就是故事中人,被师傅讲在故事里,要么就是忠实听众之一,跟着大伙一起听。
江一水有个倔脾气,就是听到与事实不符的说法,他顶多闷头不吭声、不纠正,这就到头了。
要是想让他随声附和,那是想也别想。
他的这个习惯,或者说是原则吧,恰好跟师傅讲故事时,往往会掺点额外的加工和发挥有了冲突。
师傅讲得兴高采烈时,把话头一顿,然后引到了徒弟那里:“是不是,一水?他当时就在场。”
师傅话音刚落,江一水便接了下句:“我没在场,师傅。”
让劳模常老大下不来台,好在他见多识广,经验丰富,马上往回一拽:“哦,不是你这个猴崽子呀?那我记错了,不是你,那就是那个谁……”
一次两次倒也罢了,次数多了,劳模常也不痛快了,可又没法跟徒弟点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