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一会儿,门口就热闹起来,先是孩子们放学回来了,然后是丁娟娟也下班了。 房子大就是有这个好处,客人来了一落座,家人的活动基本不会受到多大影响。 各人有各自的屋,尤其是两个孩子,都把卧室选在了楼上。 进了家门,跟客人和家人打过招呼,噔蹬蹬上楼,往自己房间里一呆,谁的事也不碍,谁也碍不着他(她)的事。 丁娟娟跟小铁子聊了几句,便主动留他吃饭。 虽说小铁子铁齿铜牙坚持说不留下吃饭,见到武文杰后只聊几分钟便走,但丁娟娟不能不有所准备。 只有房子足够大时,才有底气在留人吃饭的时候,潇洒地来一句“不就是添双筷子的事嘛”。 真的不是谁都可以随口这样说的,就拿武文杰来说吧,就在几个月之前,他也轻易不敢这么说。 今晚武文杰下班回来得还真不算晚。 丁娟娟在准备晚饭之余,悄悄给他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家里来了客人。 临挂掉电话时,武文杰又专门问了下丁娟娟,那位铁总带没带大包小包。 丁娟娟当然有心,说自己前后左右看了几遍,怕不把牢,还专门找了在家的爸妈询问,几经确认,得出结论:小铁子是空手来的。 武文杰风风火火赶回家,热情地与小铁子问长问短。 他真的无心向小铁子炫耀什么,只是想告诉他,“那种把我吓出一身冷汗的好意,以后再别弄了”。 祝贺完乔迁之喜,再祝贺升职之喜。 武文杰听着祝贺,心里当然高兴,而更让他开心的是,小铁子他们公司新近干的一桩漂亮活。 给动车做配套,诸多相关企业岂肯错失良机,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然而,由于都是市场行为,作为主机厂,也只能由着各路神仙结合自身实际施展,不好指派什么。 这就难免“肥活”众人抢,“瘦活”无人睬的局面。 小铁子却逆势而上,主动拣起了最瘦的一道活,不计成本,不惜代价,争分夺秒拿了下来。 这给众配套商树了个好样板,工厂也打算在机制上对这种行为予以鼓励。 这件事,让武文杰颜面大涨,有力推动了他牵头的工作。 当着小铁子的面,武文杰感谢再三,并恳切留他在家吃个便饭。 小铁子推说有事,起身就走。 临出门前,他从兜里掏出个小纸袋,顺手放在了玄关。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