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武文杰情不自禁地上前,抚触了一下那行字。 这么些年过去了,当年看上去意气风发的这台内燃机车,如今已显出沧桑的模样。 更让武文杰感触的是,自己的那双旧鞋,已融入到了这台机车里,成为了它的一部分。 见工友们都在忙着,武文杰不想多呆,正打算走,技术主任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需要帮忙。 武文杰觉得这里跟其它车间差不多,并不适合堂弟,便摆摆手,表示没什么事。 恰巧这个时候,一名青工推着一车木板过来了。 武文杰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他对技术主任说,想去车间的木工车间看一看。 技术主任一脸茫然。 这段时间工厂上下都在为列车提速忙碌,身为技术口要员的武文杰,关注的焦点显然也是在这方面。 而木工是列车上与核心技术距离最远的部分。这也难怪那位技术主任大惑不解呢。 一进木工班,武文杰的眼睛亮了。 这里真的适合堂弟来。 于是,工厂的机车车间木工班,多了位帮忙打杂的小民工。 工钱不多,但管住。 住的条件一般,当然对于武文松来说,还是满知足的。 丁娟娟也舒了口气。 “你问过堂弟吗,他打算干多久啊?”丁娟娟问武文杰。 武文杰摇摇头:“我没好问。这样一问,就好像催人家走似的,不太合适。” 丁娟娟点头表示同意,接着又问:“那他就这样一直干下去了?这也不是个事呀。” 武文杰笑了:“家里不是说了嘛,镀点金,挣点钱,回家好娶个媳妇。到了年底年初的,还不就差不多了?他在木工房那边,虽说挣得不多,但手里紧着点,一年下来攒上个几千块钱是没什么问题的。” 武文杰偶尔会在下车间的时候,绕到木工房去看一眼武文松。 帮他张罗这事的技术主任,对武文松的评价相当不错,说他不但肯吃苦,还挺灵巧呢。 本来安排武文松来这里,就是当个杂工使的。 搬个木材,扫个刨,推个垃圾…… 谁也没想到,他对于木工活竟然有无师自通的本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