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首次冲速-《高铁首席专家》


    第(2/3)页

    既然厂里技术最好的工匠都干不出来,那就只能找设计者了。

    论操作,武文杰肯定难望二位劳模之项背,但他可以利用他的资源。

    老二和老七,就是他最常依靠的力量。

    当然,他的曹老师,这会儿已经由原来的副校长,升任校长,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手中也有可以给他支持帮助的资源。

    尽管外部资源都是暂时性的,但一方面可以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下一步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用通俗的话说,如果技术最好的操作工人都干不出来的东西,那就只能借助于提高设备的功能了。

    160时速的内燃机车要上试验线测试时,武文杰一反往常地心里感到特别紧张。

    他经手的车型不是一个两个,自以为心里早就能够如止水般平静了。

    但这次试车,真的不一样。

    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岳父丁子成所说的,远处的鼓声近了。

    他即将交出的这个车型,还远称不上高铁,但却是向真正的高铁迈出的第一步。

    春寒料峭,武文杰却觉得身上冒汗。

    铁科院环形试验线上,参加试验的领导和专家挤满了车里。

    车号df11-0001。

    后面拉了七节客车车厢。

    车上的有些面孔,武文杰是在电视上见到过的,还有好多,面孔虽生,但看胸前的名牌,都是业界如雷贯耳的人物,是在各种专著期刊上常见大名的。

    忽听有人招呼,武文杰赶忙往司机室赶过去。

    这里的面孔净是常上电视的。

    武文杰有个奇怪的感觉:站在自己面前的领导专家,有些在电视里显得挺高大的,可实际上个头却并不高,而有些在电视上并不显高,面对面看去,真人可真不矮。

    这种场合不是正式会见,用不着什么过多的客套,人家领导和专家叫武文杰过去,是要实打实了解新车的情况。

    武文杰当然对他的车了如指掌,一通密集的提问,他回答得既言简意赅,又滴水不漏。

    最后一个问题:“小伙子,这车最快你敢跑多少?”

    武文杰愣了一下,答道:“160。”

    众人的脸上现出些许失望。

    问者似乎有些不甘心,追问道:“不用你告诉我们它的运营速度,你设计它的时候,考虑的极限速度能到多少?”

    武文杰知道这个环形线目前还不具备冲高速的条件,他更担心这么多业内顶级人物齐聚车上,一定不能有任何差池。

    他稍犹豫了一下,吐出了一个数字:“180。”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