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瓜熟蒂落-《高铁首席专家》
第(2/3)页
老二的神情看上去将信将疑,不过语气倒很坚定:“老车,就照老六说的办,别打折扣。”
车辆实实在在照办了。
结果一看,还真不是吹的。
验收完毕。武文杰对车辆说:“现在这活儿,是个人,闭眼都能干,产品质量完全靠我的工艺装备做保障。你只要保证它们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就行。”
其实最高兴的还是老二。困扰他这么久的问题解决了,等于这块业务盘活了,未来的发展指日可待。
尽管是老同学,他也不能让人家白干。
老二给武文杰和老七二人每人准备了一千元劳务费。
老七自然不会收,这边一头是老同学,一头是大舅哥,怎么说都是帮自家人的忙,哪能算钱呢。
可老二很执拗:“该我的钱,我就得把它出去,我不会让它捂在自己手里的。”
车辆来打圆场:“这钱如果卫彤不要,也好办,可以放我那儿当奖金,我手下工友,谁掌握新技术快,用得好,我可以奖励他们呀。”
这笔钱算是有着落了。
到了武文杰这儿,他稍有些扭捏。
他明确他个人不会收这钱,但既然老二说这钱必须给出去,他希望能把钱先借给他老家的村子,那里急着找钱装电呢。
一听是武文杰老家要用,老二爽快地答应下来。
武文杰规规矩矩替村里写了封感谢信,又打了个借条。
老二收下了感谢信,把借条顺手给撕了。
老二近来心情很不错,装备制造上质量、上水平、上档次提上国家议事日程,装备制造工厂响应号召,纷纷引进各种先进设备,给他拓展业务提供了大量机会。
武文杰的老朋友,机加工一车间的劳模常,面对接踵而来的精密机床、加工中心等现代化设备,起先开心不止,很快又忧心忡忡。
为什么?
把传统设备玩得滴溜乱转的劳模常,在现代化程度高的全新设备面前,很有些一筹莫展的感觉。
武文杰对新设备十分敏感,只要新进一台,他总要把它的功能弄个透彻,并力争在工艺制订中,把这台设备的能力用到极致。
与劳模常曾经有过的那种默契不复存在,让武文杰也颇感苦恼。
劳模常倒是一点也不保守,知道自己力不从心,有些跟不上趟了,便向武文杰推荐了一个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