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两对新人-《高铁首席专家》
            
            
            
                
    第(2/3)页
    不过,因为有三个月培训班的快速加温,加上准老丈人的提前介入和充分首肯,两人也就快马加鞭地凑上了这波的热闹。
    当然,爱情是精神层面的,上升到婚姻必须有物质基础来支撑。
    武文杰从培训班回来后,工厂的一纸调令,宣告他与车间的三年协议提前作废。
    在车间主任半高兴半惋惜的骂骂咧咧中,他离开车间,赶往工艺科,承担起了把老七们的设计,转化为现场制造工艺的艰巨任务。
    丁娟娟的业务培训班,也不失时机地开办了一期又一期,给武文杰培养了一大批得力干将和助手。
    会战结束,武文杰得到了一笔数额让他感到吃惊的奖金。
    这个时候,家里传来消息,母亲因为重病做完手术,手术很成功,母亲已转危为安,但是家里欠下了一笔数额巨大的债务。
    武文杰马上将获得的奖金全数借给家里,把90%的债务给抵上了。
    父亲大概没有想到儿子居然这么快就寄回来这么大一笔钱,高兴之余,破天荒给儿子发去一封感谢电报。
    要知道,发电报一个字要七分钱,比买一个鸡蛋还要贵两分呢。
    当然,那个时候结个婚并不需要什么钱,对于年轻人来说,有稳定的收入,就是结婚的本钱。
    但再现实一点,还是要解决住的问题。小两口总不能睡到马路上吧。
    近几年厂里陆续在盖新楼,无奈历史欠账太多,一时还无法满足所有职工的要求。
    每次盖新房,全厂职工都要按个人条件进行大排队。而排名条件中权重最大的项点,就是工龄。
    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工龄为大的方式,还是能让怨言相对最小。
    只是这种方式,却苦了武文杰他们这伙才来厂没有多少年的年轻大学生。
    好在厂里有一些独特资源,又有脑瓜好使的工作人员,结果弄出了一个各方均无异议的方案。
    厂里有一批房在盖的时候,不知管事的人中了什么邪,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居然多弄出一层来,多出来的那层,不在天上,而在地下。
    明白不?多盖的那层是个半地下室,进了门洞得往下走,在屋里看外面,半截窗户在地上,半截在地下。屋里常年黑乎乎的。
    因为跟其它的房有挺大的不同,这批“地下室”在分配时永远有扯不完的麻烦。
    分到的不乐意要,条件不够的想要,又没依据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