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沈老太一听,眼睛都亮了! 是啊!她怎么没想到这点! 村里人对读书人的恭敬从柳家对乔睿杰的态度就知道了,要不是乔睿杰做地事太过火,柳家也不会放弃他。 杨家人要是知道沈文俊看上了杨小米,还不将沈文俊供起来,那样粉丝作坊挣地钱,就是她家文俊的了! 沈云兮不给她方子又如何,她沈老太太不需要提供任何劳动力就有人送钱上门!谁让她地儿子厉害呢! 沈老太太将鸡腿放下,叮嘱沈文俊一定要吃完,然后开心地回房和沈老头商议提亲地事了。 沈文俊开心的吃着鸡腿,他也觉得杨家不可能拒绝他这个大秀才,他的好日子要来了! 沈云兮晾晒的鱼越来越多,她打算去找夏逸帆推销推销,在这之前,她和穆承霖先做几道菜,给家里人尝试尝试味道。 第一道菜是家常腊鱼,鱼用干净的水先浸泡一会儿,切成段,用热油炸香,捞出鱼,沥干油。 锅里留油,放入葱姜蒜辣椒黄豆酱炒香,将炸好的鱼放进去炒,放入盐,花椒,再放入一点点水,煮入味后,撒上葱花。 第二道菜是加入甜酒酿一起蒸的烟熏腊鱼,腊鱼用水浸泡后至鱼肉变软,切成小方块。 碗中放入腊鱼块,姜丝,倒入甜酒酿,猪油,白糖,水开大火蒸小半个时辰。 将鱼肉装盘,蒸出的汤汁倒入锅中,加入水淀粉继续用小火熬煮,待汤汁浓稠后淋在蒸好的腊鱼上。 第三道菜是腊鱼炖豆腐,豆腐切块煎至两面金黄,腊鱼切块炒香,再放入辣椒蒜末,加入煎好的豆腐和腊鱼,放入水,小火慢炖。 第四道菜却是蟹黄汤包。秋风起蟹脚痒,这个季节正是吃河蟹最好的季节,之前夏国人也吃蟹,不过吃的不多,这次有了鱼笼子,捞上来了不少河蟹。 沈云兮让穆承霖将大的留下,小的扔回河里,挑出螃蟹的蟹黄和蟹肉,做了非常美味的蟹黄汤包。 第二天一大早,沈云兮和穆承霖就带着这些美食坐上了夏家的马车去了镇上。 而沈老太太在夏家的马车走了之后,和沈老头一起,带上了一个包裹,去了杨家。 杨家人这几天心情都很不错,作坊每天的利润接近二两银子,杨婶打算过几天就去镇上扯些好点的布和棉花,给家里人做衣裳。 这几年,家里省吃俭用,现在有了钱,也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两个伯伯两个孩子,还有丈夫和自己,一个都不落下。 沈老太和沈老头慢悠悠走过来的时候,杨家人除了认真看书的杨小周,都在作坊里干活。 四个帮工擦浆,杨小米和杨婶晾晒淀粉,翻转粉丝,三个兄弟专门负责烫粉。 两个人敲了敲门,开门的是杨婶。 杨婶一开门,看到沈老头和沈老太,觉得很奇怪,他们来做什么?一想到沈老太和沈云兮的关系,杨婶以为这两个人也是来他们家闹事的,她用身体挡住了作坊的大门。 “你们来做什么?”杨婶皱着眉头问道。 沈老头和沈老太太在来的路上就商量好了,这门婚事,是杨家高攀,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要摆正好姿态。 沈老太太昂着头,“我们来干嘛?我们来给你们送好事了!” “你们家杨老三呢?让他出来,跟我们去屋里谈事!”沈老太太站在门口大喊大叫。 杨婶莫名其妙的,她家和沈家能有什么事可谈的! “有什么事就在这里说吧!”她男人在里面捞粉呢!那个工序少一个人就不太顺利。这沈老头和沈老太估计又要整什么幺蛾子,谁要听他们废话! “那行,在这里说就在这里说吧!”沈老太也不介意,反正是杨家人自己提的。 沈老太拿出包裹,里面的粗布还是崔子轩下聘的时候送的,当时送了一匹,她裁剪了两尺。 除了两尺粗布,还有沈佳佳沈秀娟以前淘汰下来的绢花,另外还有二斤肉! 杨婶更加奇怪了,这沈老太拿出这些来做什么? “咱们呢就明人不说暗话,你们杨家的条件也摆在这儿,所以我们也就带了这些东西。” “我们家的大秀才,沈文俊,看上了你们家的女儿杨小米!” “虽说你们家的杨小米大字不识一个,还晒的黑黑的,可谁让她运气好,被我家的大秀才看上了呢?” “这些啊,是我家准备的聘礼,这事呢,就这么定下来了!” 说完,沈老太就趾高气昂的将手上的东西塞进杨婶手里,杨婶连连往后退,沈老太一直逼近,直接整个人进了作坊。 作坊里第一个工序上有四个擦浆的帮工,都停下手里的活,眼巴巴地去看沈老太太带了什么聘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