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秦无用将两杯茶水放在了桌子上,对着北风一抱拳,转身离开了。 等他离开后,朱标才拿出一杯茶,喝了一大杯,这才对徐达点了点头。 “魏国公去年就已经回到京了,我听父亲说过很多次,魏国公是我的栋梁,为我立下了汗马功劳,让我抽空去文华宫一趟,见一见魏国公...” “不过,我与魏国公都很忙碌,所以,我今天,总算清净了一些...” 朱标虽然在笑,但也不好回答,要是按照他说的去做,那就错了。 你说你很忙碌,我说你很忙碌,你说你很忙碌,那么我再来一次,你一个将军,一天到晚都在做些什么? 人家说你有事,你就说没空,这不是没把人家放在眼里吗? 如果他说自己年纪大了,昏迷不醒,浑浑噩噩,那么,他就是在作死。 上次说他年事已高,浑浑噩噩,浑浑噩噩,是司马懿。 朱标的怀疑很大,其实他根本就不在意大臣们怎么说,只要大臣们说的话没有出乎他的意料就可以了。 换做傅友德,以他的性格,最多也就是冷淡的说一句:我现在很忙! 而冯胜就不一样了,他会添油加醋,说什么“我有多辛苦,我有多辛苦,我有多为大明征战沙场,我有多为大明受伤”等等。 徐达很清楚,朱标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如果一个平日里很忙碌的官员,忽然间变得忙碌起来,他一定会警惕起来,因为他发现,自己对官员的了解,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想象。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应该抓耳挠腮,琢磨着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闲暇时间...难道自己要像司马懿一样,去学习吗? 再往下一步想,莫非这位大臣已经将司马懿当做了自己的榜样?又或者,他已经成为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于是,徐达面无表情地抱拳行礼: “王爷,您要为国家忧心忡忡,还请保重身子...” 徐达没有直接回应,朱标早就预料到了他的反应。 他挥了挥手。 “无妨,我是大明太子,应该做的,这是我应该做的...” 朱标收回了刚才的话,一脸的忧心忡忡: “孤听说,北平,有魏国公坐镇...你可生病了?” “哎...”徐达轻吐一声,脸上却不动声色。 他一生征战沙场,不客气地说,他杀人的次数,可比朱雄英吃饭次数多多了 所以,他很淡定,也很淡定。 “这是我的一个坏习惯。” 我的骨刺插在我的身体上,无法拔出,所以才会一直生长在我的身体上,这么多年,我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哎。”朱标一脸的郁闷,嘴巴一张一合,却是说不出话来。 最终,他长长叹了口气: “哎...北平这么冷,你却要东奔西跑,我实在于心不忍...” "可是,如今朝中...且不说其他,我和父亲都需要你,还有老四。 你还年轻,你要好好照顾他,你可不能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我真的很担心你..." 朱标并不擅长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可是他的这番话,却让他有些意外。 他的语气很是诚恳,也很是信任。 这句话,就等于在向徐达表明,你身份再高,手下再多,我和我父亲也不会怀疑你。 至于你和老四之间的事情,我自己知道,否则我也不会让我的孩子嫁给你的外孙。 如果你不在了,那么你的财产就会落在我和我的长子身上,这一点你要清楚。 朱标的一番话,让徐达微微一愣,身为二世祖,他很清楚朱标的阴险狡诈,所以听到这番话语,徐达心里很是触动。 他抱拳道: “陛下,您是关心我的,不过,我还有一件事要告诉您...” 徐达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我在北平训练了十几年,现在的我,能指点他多少,我也指点不了他太多...” “而且...”徐达说着,目光扫过朱雄英的办公桌,语气低沉道: “有我相助,你在军方的声望一定会大涨...” “藩王执掌军权,声势越来越大,这样下去,于朝廷于国家都不利啊...” 徐达说的是实话,且不说他在大明时有多少人,就说他建国后,从北平到现在,已经有十一年的时间了,可以说,他的一言九鼎,甚至超过了燕国的皇帝。 但是现在,因为徐俏儿的婚约,他们已经成为了皇室中人,成为了朱雄英在北方边境最大的资本。 “哎...你说这些做什么?” "这两天雄英一直在说那个叫秀儿的姑娘,说她要去皇宫里打打杀杀。哈哈,可笑…” 徐达很清楚,和朱标这种老谋深算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敷衍过去。 其实即便他不说,朱标也知道,他说那么多,只是尽一个为官之责罢了。 对于朱标的提议,他也是很乐意的转移了注意力,说到自己的孙女婿,他也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