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对眸子中露出人性化的光芒,那白蛇轻叱了一声。 眼见雷光落来,它向上吐出了一道白芒,竟将那雷光硬生生打散。 然而,雷声滚滚,乌云被破开,一瞬间竟然又有几十道同样粗大的雷霆落下。 将山谷中照得明如白昼,威势浩荡,似要将下方那道身影从天地间抹杀。 面对如此变化,那白蛇仰头吐出一颗乳白色的内丹,其上云雾缭绕,灿如珠贝,散发出阵阵祥和的光芒,悬在头顶上。 半空中的电光仿佛受到某种吸引,全部交织着向那颗内丹劈去。 天地间,响起阵阵雷鸣电闪。 霎时间,万千光芒迸发,电光缭绕,无穷的雷光全都被那颗内丹接引而去。 劫云仿佛受到挑衅,越来越大,几乎笼罩了大半个青城山范围。 黑云压落,几乎贴近了峰顶,而天地间生出一股狂风,吹得谷中如雨落,藤萝摇动。 湖面上,倒映着半空中的恐怖景象。 劫云涌动,如同浓墨,遮天蔽日,一道道雷光在其中来回滚动,却不急着落下,似乎正在积蓄力量,要将下方那道身影彻底毁灭。 纵使远在百里之外,亦能感受到劫云当中蕴含的恐怖攻势,仿佛毁天灭地,望之令人心惊。 乌云越压越低,刹那间,无数道紫黑色雷霆迸发而出,无穷无尽的雷光自雷云中落下,照彻整个山谷,仿佛灭世之光,化作一道道怒龙般,毫不留情地轰击向湖中的那道身影。 一瞬间,就连空间也泛起无数波纹,狂暴的气流扩散,湖面上几乎形成一片真空地带。 白蛇见得此状,心知已到了紧要的关头,若能过得此关,则修为更上一层楼,过不去则是身死道消,魂飞魄散。 它哪敢有半点大意,几乎将浑身法力尽数催动,喷吐而出,聚集到头顶上那颗内丹中。 顿时,内丹光华大作。 同时它轻身一跃,连同内丹一同向上冲去,好似天女扶盘,鲛女吐珠。 万千雷光在半空中交织成一片雷光的海洋,电芒迸溅,仿佛天地初开,恐怖的力量爆发,瞬间将那道身影淹没,难以看清其中的景象。 偶有余波落下,谷内山石受到波及,顿时炸裂成无数碎片。 天地为之屏息。 不知过了多久,雷劫终于渐渐散去。 拨云见日,谷中重新恢复了清明,一阵山风吹来,云雾散开,顿时有明媚阳光洒下,映得湖面一片金黄。 一道白影自半空中落下,降到湖面上,顿时掀起阵阵涟漪。 在其身前,那颗内丹经历了雷劫的洗礼后,散发着比原来更加耀眼的光辉,灵气冲霄,霞光万道,瑞彩千条,仿佛蜕变成了仙珠。 这时,白影轻轻一吸,张嘴将那颗内丹吞入腹中,浑身散发出柔和圣洁的光辉,绕着湖畔的石柱盘旋几圈,光芒涌动间,玉肩微晃,轻轻褪去一身洁白的蛇蜕。 轻轻向前一跃,玉足踏出,终于落于湖畔,露出一名浑身未着寸缕的女子身影。 她身上的每一寸肌肤,都仿佛是上天最完美的杰作,青丝及腰,螓首蛾眉,一对剪水秋瞳,仿佛蕴含着无限情意,琼鼻精巧,樱唇温润,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玉肩若削,腰如束素,翩若惊鸿,宛若游龙,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她低头环顾自己的身体,冰肌玉骨,皓腕凝霜,也觉十分满意,不禁微微一笑,嘴角弯起一抹浅浅的弧度,无比动人。 眸光向前方落去,素手冲着自己褪下的蛇蜕轻轻一招,顿时化作白光飞来,光华缭绕,落到身上化作一件雪白的仙衣。 她微微转身,轻轻舒展玉臂,仙衣亦随着旋转轻舞,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轻灵若仙。 待得身子站定,素手轻挽,回眸一笑,天地为之失色。 “自今日开始,吾名白素贞!” 一千七百年的修行,如今,终于渡过最为危险的化形天劫,即便以她素来古井无波的心性,也不禁有些欣喜。 以她如今的道行,法力通玄,内丹蜕变成金丹,渡过化形雷劫后,显然已经是金丹境修为。 这时,她心中蓦地生出一股感应,玉指微掐,天机术数尽在运算当中,终于知晓感应何来。 原来,在不久之后,西天观世音菩萨会在峨眉山金顶现出真身法相,自己到时自可前去参拜一番,好求取成道机缘。 道途茫茫,纵然她已成功渡过天劫,法力精深,也不敢说可以破碎虚空,飞升上界。 此番机缘,又怎肯轻易错过? 谷内幽寂,白云幽幽。 她环视一圈,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轻声自语道:“如今我刚刚渡过天劫,根基不稳,不妨先在谷中修炼一番,待巩固了修为,再做打算…” 此时的她,大概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原本的命运早已悄然发生了改变,等待着她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 千年前的恩怨,换来的是怎样的结局? 而这段孽缘,她又该如何面对呢? …… 时间一晃,很快就过去了半月。 峨眉金顶,无尽山宇中,庙宇林立,渡鸟难飞,碧空如洗。 千峰之间,云雾渺渺,仿若飘絮,如缕不绝,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人如织,如蚁群般前行,都带着一脸虔诚之色。 忽然,天空划过一道白光,在云彩间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 白光在空中游转了片刻,随后,寻了一处有古木遮挡的石台落下身来,微微转身,白衣如雪,仿如仙女。 正是渡过化形雷劫的千年白蛇,白素贞。 趁着上山众人不注意,她身形一转,便混入了人群当中,不显丝毫痕迹。 她环首四视,见到身边凡人,不由得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然后,白素贞随着人群一路登山拾阶而行,一双玉手在胸前合十,心中虔诚默念观世音菩萨尊名。 一路走,一路拜,直到上了峨眉金顶的华藏寺。 恢宏的大雄宝殿前,有一片宽阔的青石广场,云气缥缈,石柱耸立,无数善男信女默默汇聚在广场上,面带慈色,默诵佛经,却是寂静无声。 不久之后,寺庙里有阵阵钟声响起,洪亮旷远,回荡在山顶上。 忽然,一道璀璨的金光自天空中落下,降在楼阁上的半空中,前来朝拜的诸人无不以为神迹,脸上虔诚之色更甚,连连跪拜。 金光深处,祥瑞浮现,片片祥云,朵朵金莲,现出了三道身影。 为首一人,手托净瓶,脚踏莲,庆云笼罩,祥光呈现,正是观世音菩萨。 左右身侧的,是一对金童玉女。 在那金光中,观世音菩萨庄严宝相,现出了真身,周身光芒如雨落,沐浴天地众生。 广场上跪拜的一众凡人却只见到有一束金光落下,无不以为神迹,连忙跪拜,只觉心神受沐,通明空灵。 人群当中,唯有白素贞能见到金光背后隐藏的菩萨,她那绝美的脸上现出惊喜之色,跪拜道:“弟子参见菩萨!” 观音菩萨闻声向下望来,落到白素贞身上,出声问道:“下跪者何人?” 她的神色极为诚恳,回道:“青城山下白素贞,参见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单手捏印,言道:“信徒白素贞,你唤吾何事?” 白素贞恭敬的说道:“菩萨容禀,弟子白素贞一心向道,在洞中苦修千年,半月前证得真身,唯愿皈依我佛,望菩萨为弟子大开方便之门,渡我白素贞成道。” 观音菩萨闻言,微微颔首道:“善哉善哉,难得你有皈依我佛之心,只是你尘缘未了,又怎么能够破碎虚空,飞升上界呢?” 白素贞神色诚然道:“弟子决心已定,一念不起,万念皆寂,任何尘缘都可以割舍。” 观世音菩萨言道:“尘缘虽可弃,但恩情难报!你在人间尚有尘缘未了,岂能说舍就舍?” 白素贞秀眉微蹙,心中稍一思索,过往之事便自一一浮现于心头。 “这…弟子也知道知恩图报的道理,可事隔千年,沧海桑田,茫茫人海,弟子又去哪里寻找恩人呢?” 一千六百多年之前,她还是一条小白蛇时,游走在山林之中,懵懵懂懂,没有灵智。 哪知,却有一日被捕蛇人捉了去,欲要拿去集市卖钱,白蛇被拿住了七寸,动弹不得,眼见生命危在旦夕。 捕蛇人下山后,在山脚下得遇一读书人,名曰许宣。 那许宣见被捉的白蛇眼露哀求,心生不忍,便向捕蛇人买下白蛇,又将其放生。 后来,白蛇得遇骊山老母讲道,懵懵懂懂间,开了灵智,悟得修行之道。 一转眼,已是一千多年过去了。 小白蛇也已修炼成了绝世大妖,渡过化形雷劫,蜕化人身,修为惊天动地。 修为到了白素贞的地步,念头通达,道心明澈,一个念头便想起了前因后果。 她立时知道,当年的救命之恩,一定要偿还。 只是,那救命恩人许宣怕是早已连坟茔都找不到了。 她又到哪里去了结这段恩情呢? 观音菩萨拈微笑道:“善哉善哉,难得你还记得这份恩情,我有一言,你且静听,清明时分,‘有缘千里来相会,需往西湖高处寻’。” 白素贞喃喃自语道:“西湖…高处…菩萨,弟子还是有些不太明白,还望菩萨指点迷津。” “天机不可泄露,你好生参悟吧,日后若有苦难之时,可以再来寻我。” 观音菩萨温言回道,身形渐渐模糊,法相散去,再无踪迹。 白素贞虽心中仍有疑惑,见状也只好叩首相送,道:“弟子恭送菩萨!” 两人刚才的一番对话,却是以法力遮掩,因此,周围的一干凡人并没有发现异常。 金光渐消,钟声亦隐,众人这才一一起身,怀着敬畏之色向寺内行去。 白素贞站起身来,来到一旁的树荫下站定,脸上有喜有忧。 喜的自然是,有缘得到观音菩萨的指点,终于明见成仙道途,只要寻到那救命恩人,报完恩情,了结因果,就能心无挂碍,前路一片坦途,直至破碎虚空,飞升上界。 但忧的是,千年已过,世事轮转,就算有菩萨指点,能否顺利寻找到救命恩人犹未可知。 “不过,菩萨有言,西湖…高处…” 白素贞想起观世音菩萨的指点,心中渐渐明了,或许,那救命恩人已经投胎转世,投身到了西湖附近,而到了清明时节,就可以遇见这位救命恩人的转世身。 “但是,轮回转世之后,恩公已经不再是恩公,我又该如何辨认,哪位才是我的恩公呢?” “或许,这是菩萨在考验我?” 种种思绪在脑海中一一而过,最终化为一声长叹。 白素贞稍稍收敛了情绪,葱葱玉指轻轻捋动青丝,螓首低垂,将所有思绪都埋在心里。 无论如何,知道了结尘缘之法,总归是一件好事。 一对剪水似的秋瞳朝着东南方向看去,透过千山万水,重重叠叠的阻碍,似乎看到了转世恩人的身影。 “恩公,我来了!” 白素贞展颜一笑,双脚一点地面,化身为一道白芒,向着西湖方向飞去。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