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未央宫大殿内,百官被震惊到了。 侍御史倪宽有事奏劾? 他可是个老好人啊,御史府和廷尉府中少有的良心官吏。通俗易懂的用某部电影中的台词形容一下,这位可是资本界的良心! 御史府的官吏,哪个不喜欢奏劾朝堂大臣? 哪个廷尉当差的,不喜欢抓那些跟自己对头的小辫子? 唯有倪宽不干正事! 顶多给人写写奏章,毕竟他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连陛下看后都赞叹好文采。 现在! 老好人倪宽,居然有事要奏劾? 这下。 连坐居高位的汉武帝刘彻,都有了些许兴趣,问道:「哦?朕听闻倪侍御史向来不喜奏劾之事,今日倒是少见。说说吧,有何事要奏劾?」 倪宽当即双手捧着笏板,说道:「回陛下。」 「臣要奏劾的是,丞相李蔡!」 「他利用丞相权力,私自圈并侵占先帝阳陵边上的土地数十亩,扰先帝沉眠地下,陷陛下于不孝之名,此乃大不敬。」 话一出口。 朝堂上瞬间炸了锅。 利用丞相权力侵占先帝阳陵的土地,这可不是小事! 哪怕是汉武帝刘彻听后,都紧紧蹙起眉头。 而作为当事人的丞相李蔡,听后更是心中一哆嗦。 当下! 李蔡立马就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老臣冤枉。倪宽侍御史无凭无据,仅凭红口白牙就要陷老臣于不义之中,这是妥妥的构陷啊!」 然而。 倪宽此刻目光坚定地说道:「构陷?哼,李丞相,我倪宽向来不喜朝堂上奏劾之事。」 「今日。」 「无非你做的太过了。」 「若说我是构陷,那么请问李丞相,那日发生在大将军府上的争吵,是为何故?」 丞相李蔡想都没想,当即就喊道:「胡说八道,长安城内那些长舌造谣,岂能当真?我与卫青大将军关系匪浅,当日何来的争吵一说,无非是聊天时候说话声大了一些罢了。」 此刻。 丞相可不想将阳陵的事情再度提起。 毕竟那要是真追究起来。 其中文章可大有来头,他丞相虽说位高权重,乃百官之首,但朝堂上的政敌还是有的。 远的不说。 就说近的,那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张汤,便是他李蔡的死对头。 这不。 张汤见丞相李蔡想要避重就轻地将话题扯开,便站了出来,拿着笏板跟汉武帝刘彻说道:「陛下,此事臣也有听闻。而且,和陛下还有些关系!」 汉武帝刘彻目光如炬地盯着张汤,有些疑惑不解。 从来不见奏劾的侍御史倪宽,今天居然奏劾朝堂上的官员同僚?甚至他奏劾的,还是百官之首的丞相李蔡! 更离谱的是! 御史大夫张汤说跟他刘彻也有关系? 一时间,饶是聪明过人的汉武帝刘彻,此刻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质问道:「胡说八道,这跟朕有何关系?」 话落。 御史大夫张汤连忙回道:「陛下难道忘记了,您曾答应霍议郎,若是他能完成西北灾情筹金赈灾的事情,就允许他在长安城外四周圈地!」 汉武帝刘彻想了一会儿后,才开口说道:「是有这么一回事,但朕记得,许诺霍议郎的是使用,并没有说给他占有啊!」 「何况。」 「倪宽奏劾的事情,跟霍光有什么关系?难不成是这小子侵占阳陵的 土地?」 御史大夫赶忙摇头,说道:「并非是霍议郎侵占,而是霍议郎在长安城外北部圈地的时候,正好要圈的那块地,与丞相侵占阳陵的地有交接,两者发生了争吵。」 「于是。」 「李丞相便带着人去大将军府问责去了。」 汉武帝刘彻一听。 目光中顿时流露些森冷的寒意来,斜瞟了眼丞相李蔡,问道:「李丞相,有这回事?」 然而丞相李蔡却是在这时一口咬死道:「张汤所言并非事实,那片土地并非在阳陵内,而且,也并非我李蔡的土地。」 「只是那日。」 「老臣正好去大将军府上做客,并无所谓的冲突一说。」 「若有冲突。」 「老臣为大汉丞相,霍议郎驳斥于我,岂不是以下犯上,乱了礼数!」 「霍议郎是个懂礼数的人,我想陛下应该明白,他是绝对不会跟老臣起冲突的,所以便也没了张汤所言的争吵一说。」 丞相李蔡知道,此时如果承认他侵占了先帝阳陵的土地。 那么他这个丞相估计是做到家了!.五 但他就是一口咬死说没有,倒还有一线生气。 何况。 阳陵的那块土地,本来就有蹊跷。是不是他的,还不一定呢。 李蔡也是个老狐狸。 他最后一句话,可不是在夸霍光,而是为了把霍光绑在一条麻绳上。 如果证实霍光和他这个当朝丞相争吵,那么就是以下犯上! 这在汉朝也是大罪。 毕竟古人还是很重礼数的。 只是有时候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