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作者有话说:纠正一下昨天“做他的皇后”这一章节的一个错误:(原文:“比她好看的,全部要。”景玺的声音淡淡的,像是在陈述一件极其微小的事情。。。更正为:“比她好看的,全不要。”)由于此句非常重要,错了一个字意思完全相反。下次发文之前,我一定更加仔细地检查!鞠躬!) (太后凤目流转,扫了一眼坐下那么多双直勾勾的眼睛,重新落了座,“说吧。郎” 白筝却是不可置信,景玺的退步,是什么?!) 难道说,景玺就这样放弃了要留她的意愿? 心中波起云涌,白筝不自觉地揪着自己的衣袖。 景玺目不转睛地盯着太后,却伸过大手,一把包住白筝的小手,握住。 “母后,儿臣思虑再三,深知当以国家大事为重,匆匆立后也实属草率。儿臣想,不如先将这月国公主收入后宫,一来以此维护两国友好关系,二来,也不违逆母后反对立后的意思。儿臣一心只想国政,所以想要一名不以色事人的贤德皇后。但母后既然对儿臣的选择有所忧虑,那儿臣就退一步,暂不立后。” “呵。”太后摩挲着自己的宝石戒指,嘴角微扬:维护两国友好关系?一心只想过正?暂不立后? “皇帝,哀家可都是为了你好。”太后语重心长,完全是长辈对晚辈的劝解姿态。 “母后,儿臣也是为了顺遂您的意愿。”太后话音刚落,景玺毫不犹豫地接了一句锎。 “你……哼。”太后霍地起身,这是景玺登基以来,第一次顶撞她!还是为了一个长得并不入眼的女人! “如果哀家不退呢?”太后很快压住自己的怒气,昂首向前走了几步。 “儿臣相信,母后会一心为了儿臣着想。”景玺的目光依然落在太后原先所在的位置,坚定。胜券在握。 良久的沉默过后,久到跪在地上的白筝快要感觉不到早已冻得麻木的双膝了。 “皇帝,你这招以退为进,用的很好。哀家,准了。”太后返身,伸出双手,弯腰扶起景玺,轻声在景玺耳边说了这一句。 由于白筝就跪在景玺身边,所以她自然听清了太后的话。闪过白筝脑海的第一个念头是:皇帝与太后之间,说个话都这么让人费解,还要用尽心机,这是得有多累? 这个后宫,她是越发不想去了。 可…… “儿臣谢母后恩典。”景玺起身过后,从太后身前退开,其声朗朗。 太后抿唇而笑,其模样颇有海涵众生之势。真真的母仪天下的风范! 太后扫了一眼依然跪在地上的白筝,眸内寒光乍现,而后在众人的簇拥中转身离去。 “起来吧。”太后走后,景玺的语气突然变得冰冷,隔着几步的距离睨着白筝,却是吩咐的语气。 白筝茫然又委屈,不知道景玺这前后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态度究竟是为何。 之前,有太后在的时候,景玺与她之间虽无言语交流,可白筝明明感觉到了他深厚的情和在乎之意。可此刻,他对她说话了,她却觉得两人在转瞬之间已经隔了千山万水。 尽管心里有一万个疑问,如今面对皇帝的吩咐,她也只有立即照办的份儿。考虑到膝盖已经被冻得麻木,所以她单手撑地想要借力,以免起身的时候太过狼狈。 可她显然低估了北赤寒冬的厉害,尝试了几次,白筝都没有顺利地从地上站起来。 周遭的人的眼光太过强烈,白筝觉得尴尬,忙抬眼扫了一圈,刚好看见贾青舞似乎想过来扶她,却被景玺一个眼神给逼了回去。 心下黯然,白筝原本以为两人再次相见,景玺是因为念及旧情,所以不惜顶撞太后,也要留她白筝在身边。可如果他景玺真是在乎她白筝,为何在太后并不在场的时候,他反而变得这般冷漠? 周遭的秀女、太监宫女也是对皇帝这突然的态度转换十分不解,个个面面相觑,看看景玺又看看白筝。 好在在这期间,白筝已经凭借自己的力量站了起来,缓步回到了秀女的队伍中间。因为白筝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躲避周围那些探究的火辣辣目光,她自己才会觉得不那么丢脸。 尽管,眼中的泪水已经快要决堤。白筝,终究是忍住了。 已经走出去好远一截的太后停住脚步,回头瞟了一眼。 太后身边的掌事太监德全犹豫了下才道,“太后,皇上年少,难免意气用事。那个月国公主,依奴才看,怕是留不得……” “***才,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了。”太后轻斥一声,却并没有动怒,随即嘴角微扬,暗暗哼笑一声。 德全是太后身边老人儿,自然懂得太后的意思,也跟着笑了笑。 * 白筝回到秀女的队伍中间之后,景玺大掌一挥,随手点了点,便将九个秀女的封号定了。 在皇帝亲选的九个秀女中间,贾青舞的位分是最高的,为正四品的容华,而白筝不过是正六品的贵人。按照景玺的旨意,贾青舞和白筝同住撷芳殿。 除了皇后,白筝就只知道贵妃。所以不论是对于贾青舞的容华、还是对于自己的贵人,她都不了解。 她只知道,她并不是他的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