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吐蕃有龙亭县伯这样的英杰,绝对能够让吐蕃少发展三十年!”禄东赞由衷的道。 “过誉了!”苏澈笑着道:“依我看,吐蕃独自发展,是很难打破原有的桎梏的。 因为地理位置摆在那里,无论是东进还是西进,阻碍都很大。 唯一的出路就是臣服大唐,甚至是加入大唐,成为大唐的一部分,才能够让吐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富强!” 禄东赞能感受到苏澈的熊熊野心,他一面欣赏苏澈的才华,可一面又忌惮,大唐不知不觉中出了这么一个人才,对吐蕃来说绝非好事。 更要命的是,他白手起家,深得皇帝和太子的器重,又是帝婿,在大唐的分量绝对不轻。 他甚至也打听到,大唐之所以如此果断出兵,就是此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这更让禄东赞悚然。 也难怪李道宗会让苏澈护送自己,有这家伙在旁边,他怕是难占到半点好处! “此话某不敢苟同!”禄东赞眯着眼睛道:“大唐有大唐的路,吐蕃有吐蕃的路, 我吐蕃立国才多少年?大唐夺取了隋朝的国运,才有今日,给吐蕃一些时间,未尝不能追赶上大唐!” 苏澈好笑道:“这么说,大唐起点就是吐蕃需要追赶百十年的高度,而大唐的终点,却是吐蕃永生永世都可望而不可及的。 追赶? 拿什么追赶? 国运,国力,人口,经济,兵力,技术,哪一样不是碾压吐蕃的? 加入大唐,成为大唐的一份子,吐蕃才能真正意义上的长治久安。” 禄东赞不在说话,心中更是将苏澈定位了吐蕃的头号大敌。 此子,一门心思想要让吐蕃成为大唐的一份子,几乎将好战二字摆在脸上。 这种人,若是不能交好,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毁掉。 ...... 而另一边,斥候捷报进京,“报,松州来报,吐蕃臣服,派遣使者入宫面圣!” 前几天,大捷的消息入京,整个长安为之振奋。 却没想今日,吐蕃投降臣服的消息传来,李二更是浑身一震,焦急的催促道:“快将急报呈上来!” 王德急忙将急报呈上,李二拿过急报,观看后大笑,“哈哈哈,好,好一个苏澈,果真没让朕失望。 死二百多人,换来了吐蕃永远的臣服,了却了朕的一个心病,应重赏! 去,把太子跟辅机等人叫来!” 第(2/3)页